印度国防部长刚开完在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没想到印度媒体突然报道示印度

正又直说事 2025-07-01 14:38:08

印度国防部长刚开完在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没想到印度媒体突然报道示印度对上合组织和金砖平台不再感兴趣!6月27日,印媒称,由于与中国存在分歧,在组织中缺乏主导作用,印度已经对这两大组织不再感兴趣。很显然,印媒的这一报道,说来说去,这意味着印度对这两大组织心存不满。

就说上合组织这边吧,印度媒体抱怨在组织里缺乏主导权,可实际上印度的存在感比谁都强。

2025年6月青岛防长会,中国作为东道主,精心准备了联合声明,结果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死活不签字,理由是联合声明没点名谩骂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尔恐袭事件!

还有2023年上合峰会,他们就因为中巴经济走廊涉及克什米尔问题,直接给"一带一路"倡议投了反对票,逼得主办方删改了十几处关键条款,最后居然以“声明中一堆中国字”为由,当场甩脸子拒签。

今年6月初那次更过分,九国准备联合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印度却躲在角落里装哑巴,事后还专门发声明撇清关系,说什么“不愿掺和中东纷争”。但明眼人都知道,印度这就是想把上合组织变成自家的“批巴大会”,可其他九个国家谁愿意陪你玩儿这种政治游戏?而这,自然也触动了印度的逆鳞——你不是不跟我一起骂巴基斯坦吗?我就故意跟你们唱反调!

更绝的是,印度一边喊着反恐,一边阻挠将巴基斯坦的“俾路支解放军”列为恐怖组织,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连俄媒都看不下去,直言印度是在“削弱上合的反恐效力”。

至于金砖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印媒声称印度对金砖失去兴趣,可数据却啪啪打脸。2023年,中国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的进出口贸易额高达4.3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1.3%,印度在金砖国家中的贸易占比逐年攀升。

金砖新开发银行更是印度的“金主爸爸”,2016年批准的中央邦道路项目、2022年的喜马偕尔邦农村供水项目,累计给印度砸了超4亿美元贷款。要是退出金砖,这些真金白银的项目立马就得黄,印度基建部长估计得连夜去给媒体“纠错”。

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嚷嚷着要退出,一边又在2023年高调支持金砖扩员,沙特、伊朗等新成员的加入让金砖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超过了七国集团。这哪是没兴趣,分明是想借着扩员稀释中国影响力,自己偷偷当“隐形老大”。

说到和中国的分歧,印度媒体最喜欢拿边境问题做文章。可现实是,印度在多边框架下和中国的合作比谁都积极。2025年6月,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访华时,不仅和中方讨论了边界稳定问题,还就上合组织合作交换了意见,甚至为莫迪访华铺路。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在金砖机制里推动的能源合作项目,比如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还得依赖中国的技术支持。要是真退出,印度的“能源自主”计划估计得推迟十年。

印度媒体的这波操作,本质上是“既要又要”的矛盾心理在作祟。一方面,印度想借着上合和金砖提升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中国在组织中的影响力。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连俄罗斯都看不下去了——俄媒直接调侃印度是“上合机制的最大障碍”。

从历史经验来看,印度这种“退群威胁”不过是谈判桌上的老把戏。2019年印度退出RCEP谈判时,也是先通过媒体放风,结果退出后才发现自己错失了亚太市场的红利,现在又眼巴巴地想重新加入。同样的剧本在上合和金砖上演,只能说明印度的外交策略缺乏连贯性。

更关键的是,退出这两个组织的成本太高:上合组织覆盖了印度的反恐需求,金砖机制则关系到印度的经济利益。要是真退出,印度不仅会失去在中亚的话语权,还会被排除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网络之外,这无异于自断双臂。

其实,印度媒体的抱怨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焦虑。随着中国-中亚峰会、中巴经济走廊等机制的推进,印度在欧亚大陆的存在感正在被稀释。为了刷存在感,印度只能通过制造分歧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但这种做法就像用汽油灭火,只会让局势更糟。

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其他成员国早已看透这一点,该合作的继续合作,该推进的项目继续推进,印度的“搅局”反而加速了中亚国家“向东看”的趋势。

从这个角度看,印度媒体的报道不过是一场自编自导的“苦情戏”,目的是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但现实很残酷:退出上合和金砖的代价,印度根本承受不起。印度的真实想法,或许正如一位印度学者所说:“我们不是想退出,而是想重新定义规则。”但在多边合作的大趋势下,这种“印度优先”的想法,终究只是一场白日梦。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