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金庸去杭州阿里总部参观,此时阿里创始人递上一本小说让金庸签名,结果老先生连连摆手:“不签!不签!”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2000年的一天,杭州阿里总部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武侠小说大师金庸。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和他的团队怀着极大的敬意和激动,准备迎接这位传奇人物的到来。整个阿里总部,从大堂到办公室,处处可见金庸小说中人物和场景的影子。创始人的办公室被命名为“桃花岛”,寓意着一个隐秘而充满智慧的避世之地;会议室被称为“光明顶”,象征着高瞻远瞩的决策之地;连男女厕所也被分别命名为“观瀑亭”和“听雨轩”,处处展现出对金庸小说的崇敬和热爱。 从创始人到新入职的员工,每个人都被授予了一个来自这些故事的花名。这一传统源自公司创立之初的一个想法:通过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来寓意员工的性格特点和职业追求,从而建立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例如,“逍遥子”代表着自由自在、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而“郭靖”则象征着忠诚和正直。这样的花名制度不仅为日常的工作交流增添了趣味性,还弱化了传统职场中的等级感,使得公司内部的沟通更加开放和自由。 当金庸先生莅临阿里总部时,整个公司都沉浸在一种激动和敬畏的气氛中。马云本人作为向导,带着金庸先生游览了公司的每一个角落,详细介绍了阿里的运营模式和文化特色。他们穿梭在各个以金庸小说命名的会议室和休息区,每到一处,马云都会停下来,用充满热情的语调向金庸先生介绍这些地方的特别之处以及为何以此命名。 然而,正当这一切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个小小的意外突然发生了。在参观结束的时刻,马云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金庸小说,递给金庸先生,希望能得到他的亲笔签名。这本书对马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他认为这能成为阿里与金庸先生友谊的见证。但是,当金庸先生看到这本书时,他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轻轻地推开了这本书,用坚定而礼貌的语气说道:“不签!不签!”这突如其来的拒绝,瞬间让周围的气氛变得极其尴尬。 在场的员工们相互交换着困惑的眼神,不明白为何金庸先生会拒绝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马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窘迫,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气氛变得如此僵硬。经过一番核查,才发现原来这本小说是一本盗版,这对于始终坚持版权保护和文化尊重的金庸先生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尽管这个小插曲让现场一度陷入了尴尬,但金庸先生很快以他的风度和智慧化解了这场小小的误会。他从桌上拿起一张餐巾纸,轻轻地展开,在上面写下了“相见恨晚,一见如故”几个字,然后递给了马云。这几个字不仅表达了金庸先生对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的认可和祝福,也展现了他对文化尊重和版权保护的坚持。 这个小插曲虽然让阿里巴巴的员工们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尴尬,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宝贵的教训,提醒着每一个人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不忘初心,尊重每一份创作和劳动成果。而金庸先生在餐巾纸上留下的字句,更是成为了阿里人心中永恒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以侠之大者的精神,开创更加辉煌的篇章。 2017年成立的达摩院,正是阿里追求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金庸小说中,达摩院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武学殿堂,而阿里的达摩院也致力于探索科技的极限,为未来开拓新的可能。 金庸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和侠客精神依旧在阿里巴巴,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中流传。阿里曾表示要活到102岁,这样的宣言不仅体现了企业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金庸小说中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江湖精神。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阿里巴巴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不断探索,勇往直前。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金庸的小说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阿里巴巴通过将金庸小说中的文化元素融入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故事,让人们再次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的力量都是永恒的。
2000年,金庸去杭州阿里总部参观,此时阿里创始人递上一本小说让金庸签名,结果老
云陵川
2025-06-30 14:49: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