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难当头,全国凑齐了钱让宋美龄去美国购买1300架飞机,不料她却把大部分钱存进蒋家在美国的账户,只买回300架飞机...... 宋美龄1898年出生在上海,家里有钱又有文化。爹宋耀如在美国念过书,做生意发了财;妈倪桂珍是书香门第出身。10岁那年,宋美龄被送去美国读书,1917年从威尔斯利学院毕业,学的英语文学,英文溜得不得了,受西方影响也深。回国后,她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社交圈子里是响当当的名媛,还管过电影审查、关注童工问题啥的。 1927年,她跟蒋介石结了婚,摇身一变成了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婚后,她给蒋介石当英语翻译和顾问,外交场上帮了不少忙。她还热心公益,搞医院、建孤儿学校,挺有干劲。1934年,她推了个“新生活运动”,想让老百姓活得更文明点。1936年,她当上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管起了空军建设。虽然她没啥军事经验,但挺上心,学航空知识,还请了美国人陈纳德当顾问。 19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野心越来越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丢了,日本还盯着华北。到了1934年,中国自己的空军弱得可怜,能打的飞机加起来也就几十架,根本挡不住日本的轰炸机。国难当头,蒋介石政府急了,全国发动捐款买飞机。老百姓真是砸锅卖铁凑钱,有的地方甚至连棺材本都掏出来了,最后弄到800多万银元。这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计划是买1300架飞机回来,撑起中国空军的骨架。 宋美龄被蒋介石派去美国采购。她英文好,又有国际人脉,算是合适人选。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美国那时候对中国军售有限制,国际局势也乱,买飞机不像逛超市那么随便挑。 宋美龄带着任务去了美国,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她跑了一圈,只买回300架飞机,还大多是老型号,性能差得要命。原计划的1300架呢?钱呢?这里头争议就来了。 有说法是,她听哥哥宋子文的建议,觉得飞机淘汰快,买太多不划算,不如把钱存起来以后用。于是,大部分钱没花出去,直接存进了纽约的中国银行账户。据一些资料推测,这笔钱里有不少最后落进了蒋家私人名下。还有人说,采购过程被内部派系斗争拖了后腿,有人想从中捞油水,加上美国供应商那边也不好对付,价格高、货还次,导致钱花得冤枉。总之,300架飞机回来后,实际能打仗的少得可怜,空军实力还是没啥起色。 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开会一看账本,傻眼了:全国花了那么多钱,可真能上战场的飞机才305架。这事儿成了个大窟窿,谁也说不清钱到底去哪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本空军一来,中国这边就崩了。淞沪会战打得惨烈,城市被炸得稀巴烂,中国空军没几天就耗光了。宋美龄这时候也没闲着,她跑去美国游说,争取援助。1941年,她帮着促成了美国“飞虎队”来华作战,总算给抗战撑了点门面。她还在国内组织妇女支援前线,宣传抗战,忙得挺起劲。 不过,空军早期的拉胯,根子还是在1934年那次采购上。300架破飞机顶啥用?抗战初期的惨败,跟这事儿脱不了干系。宋美龄虽然努力补救,但底子太薄,翻盘没那么容易。 1949年,国民党输了内战,宋美龄跟蒋介石去了台湾。她在那儿还掺和政治,挺活跃。1975年蒋介石死了,她搬去美国住,过得低调但也不缺钱。2003年,她在纽约去世,活了105岁,算是长寿。 宋美龄这辈子争议不断。抗战时,她对外宣传中国形象、争取援助,确实有功劳。可1934年买飞机的事儿,资金管理不清不楚,让人怀疑她和蒋家的私心。有人夸她是“抗战英雄”,有人骂她把国家钱当自家钱花,评价两极分化。
1969年,粟裕给老部下许世友打了个电话,说“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关照一下”
【4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