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老汉李家琪因一台彩电被捕,竟是潜伏特务!
1983年初春,北京城大耳朵胡同39号院弥漫着煤烟的味道。一个寻常的午后,几名身着制服的警察突然闯入,将正在家中观看电视的李家琪逮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逮捕的导火索竟是一台牡丹牌彩电。这名看似普通的老人,他的真实身份却隐藏着惊人的秘密。
时间回溯到四十年前的北平。16岁的李家琪投身军统“铁血锄奸团”,参与暗杀行动,展现出过人的胆识。短短三年,他便晋升为军统北平站少校,参与镇压工人运动,手段之狠辣令人咋舌,随后又调任山东,官至上校副组长。他在沂蒙山区的一次情报行动中被捕,被判无期徒刑。
在青海劳改农场度过了28年后,李家琪获得大赦,但他并未就此金盆洗手。出狱后,他迅速与一名刑满释放人员陈天民取得联系,利用陈天民在香港的亲属,与军统旧部取得联系,并获得新的指令和装备。一次意外中,他假装坠马摔断腿骨,借机前往广州,与另一名特务李相材会面,并获得资金支持。
康复后,李家琪来到北京投奔远房叔父,并在宣武区落户。他表面上过着平静的生活,却暗中收集情报,与香港保持频繁的信件往来。他的举动引起叔父的怀疑,最终李家琪另觅住处,与西单胡同的王寡妇同居。
王寡妇的女儿仇云妹在银行工作。李家琪为了笼络仇云妹,对她百般讨好,甚至不惜重金为其治病,为她置办嫁妆。1981年,李家琪受命为“华北特派员”,月薪高达一千元。他利用仇云妹的职务便利,窃取了大量机密文件,并通过特务渠道传递情报。
1983年正月十五后,李家琪与一名来自上海的女特务蔡苹进行接头,然而交易现场被公安机关一举抓获。警方在李家琪家中搜出了大量间谍设备,包括密写药水、微型阅读器和伪装成香烟盒的微型电台。最终,李家琪因窃取国家机密被判处无期徒刑。审判庭上,他留下了那句耐人寻味的话:“那台牡丹彩电真扎眼啊!”这台彩电,见证了李家琪罪恶的生涯,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反特斗争的一个典型案例。 主要信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建国初期反特斗争档案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