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不敢跟诸葛亮决战?
司马懿对诸葛亮有过评语: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批评诸葛亮不能随机应变
那为什么他以魏国优势兵力,充足粮草,不敢跟诸葛亮决战呢
要知道,诸葛亮带的兵力是蜀国的命脉,如果一战打趴,估计蜀国也就灭了
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只敢防守,知道人家运粮不易,粮尽自然退兵
其实就是打不赢
打孟达的时候,平辽的时候,打的赢不都是飞快冲上去解决问题了吗
所以,司马懿评价诸葛的这句话估计是策略
自我安慰的,给自己提气的。说难听点,就是吹牛的
不能当真。
Lisy丶
之前看过一个up开过一个论点,有多少人能够在司马懿的位置上守住,其实大部分人也认为但凡有点战略眼光的都不会选择和你打了,比如陆逊这种。能在那种情况还要跟他决战的,也几乎都认为这人已经没啥战略眼光了,比如马谡啊,这种。上兵伐谋嘛
Lisy丶
人家司马懿又不是没说过。。。“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司马懿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反正诸葛亮也很难打进去,粮尽自己就退了。不可能说人家就非得选择正面与诸葛亮决战,还要去承担打输的风险,没这个必要,曹魏的蜀汉的实力对比就这样,战略选择倒也没错。只是说诸葛亮能打到司马懿所说的能战则战,不能战当守。但是以蜀汉和曹魏的实力来说,是没法做到让司马懿不能守当走的,这也是司马懿选择龟缩战略的主要原因。诸葛亮八阵大成之后记载是覆无败焉,也就是说你用骑兵都已经锤不过他步兵了,这种情况但凡有点战略眼光的都不可能和诸葛亮决战,完全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