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86年,美国发动“草原烈火”行动,派遣3个航母战斗群,搭载2万多美军士兵,闯入锡德拉湾挑衅。暴怒的利比亚军队,一连射出6枚导弹还击!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美军竟启动电磁压制,重创利比亚军队。 1985年,利比亚的卡扎菲为了把美国海军挤出地中海,在自家漫长的海岸线上,一口气部署了萨姆-5重型防空导弹(射程超过400公里)。 紧接着,在锡德拉湾划了条200公里宽的“死亡线”,警告美国人:敢过线,就让你有来无回!这可捅了马蜂窝,美国人火冒三丈,代号“草原烈火”的军事行动立马提上日程。 1986年3月24号,地中海突然就变天了,美军三个航母战斗群,32艘军舰,240多架飞机,两万多人,乌泱泱地开进了锡德拉湾,平静的海面一下子杀气腾腾。 当天下午1点,二十多架美军舰载机呼啸着越过“死亡线”,打头的“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更是嚣张,都快贴到利比亚海岸线64公里了。卡扎菲当即下令:“开火!让美国佬尝尝萨姆导弹的厉害!” 差不多下午2点50分,利比亚导弹阵地火光一闪,两枚萨姆-5导弹拖着尾焰升空,直扑两架美军F-14战斗机。 可利比亚人万万没想到,导弹刚出筒,“提康德罗加”号上的“宙斯盾”系统就盯死它们了,飞行轨迹这些关键数据,通过高速数据链,秒传给天上的F-14。 飞行员收到预警,不慌不忙一个大角度机动,就躲开了导弹的第一波锁定,与此同时,8000米高空盘旋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也动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强电磁干扰。 导弹飞行的关键路径上,瞬间立起一道看不见的“电磁墙”,十几秒后,那两枚萨姆-5导弹就像没头苍蝇,制导系统彻底失灵,在空中乱扭了一阵,最终被模拟电磁信号诱骗,一头栽进大海自毁。 首次交锋便吃了大亏,利比亚军队有点懵,他们寻思,白天跟技术占优的美军硬刚不划算,也许晚上能找回点场子。 于是,夜幕降临,利比亚人鼓足勇气,又朝着美军舰队方向射了4枚萨姆-5,可惜现代电子侦察技术早已不分昼夜。 高空的美军E-2C“鹰眼”预警机再次精准捕捉到导弹轨迹,EA-6B电子战飞机如法炮制,一通干扰。结果跟白天一模一样,4枚导弹接连失控坠海,美军舰队毫发无损。 眼看寄予厚望的萨姆导弹成了烧火棍,利比亚指挥官急了,派出了号称当时世界飞毛腿的米格-25“狐蝠”战斗机,最大时速3500公里。 利比亚盘算着靠它高空高速的本事扳回一局,谁知美军对这款战机的性能和短板摸得门儿清。利比亚战机刚起飞,4架F-14就从左右两翼包抄过来,根本不给米格-25拉开速度的机会,利比亚飞行员一看这架势,只好灰溜溜地掉头回家。 导弹和空军都栽了跟头,利比亚军方彻底上头,派出了刚从法国引进的新锐战舰——“勇士”号导弹快艇。 这快艇跑得快,转向灵活,还带着“飞鱼”反舰导弹,利比亚人想想着“勇士”号要是能偷偷摸摸靠近美国航母,冷不丁射几枚“飞鱼”,没准就能偷袭得手,挽回败局。 然而“勇士”号刚出港没多远,就被天上的E-2C预警机看得一清二楚。美军指挥官一琢磨,这小快艇八成是冲着航母来的。 于是,一边命令对该区域进行高强度电磁干扰,一边派了两架A-4“天鹰”攻击机,任务就一个:干沉它!强干扰一来,“勇士”号的雷达屏幕立马一片雪花,通讯频道里全是噪音,瞬间成了战场上的“聋子”和“瞎子”。 很快,第一架A-4攻击机追上了“勇士”号,毫不犹豫发射了一枚“捕鲸叉”反舰导弹,这导弹能掠海飞行,还会S形机动,命中率高达95%,水面舰艇基本躲不开。 为求保险,第二架A-4又扔下一枚“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机载激光照射器死死锁住“勇士”号。 大约两分钟后,“嘭!嘭!”两声巨响,“勇士”号被两枚致命武器接连击中,瞬间炸成一团火球,迅速沉没,艇上官兵无一生还。 清除了海上主要威胁,美军指挥官下令全面电磁压制,目标是利比亚沿岸的防空系统。两架A-7“海盗Ⅱ”攻击机故意靠近海岸线,引诱利比亚防空雷达开机。雷达信号一暴露,A-7立马发射了5枚AGM-60反辐射导弹,这些导弹像闻着腥味的猎狗,顺着雷达波“摸瓜”,干净利落地摧毁了利比亚2座萨姆导弹阵地和1座防空指挥中心。 利比亚的防空网瞬间瘫痪。 即便如此,利比亚军队也没彻底投降,凌晨1点左右,他们派出了最后3艘老旧导弹快艇,想搞自杀式袭击,然而这些快艇刚出港,就一头扎进美军预设的电磁“迷魂阵”,雷达失灵,探测系统抓瞎,很快就被“捕鲸叉”导弹挨个点名,葬身大海。 到这份上,利比亚军队基本没啥能打的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舰队在自家门口耀武扬威。直到3月26日,在国际舆论压力下,美军才鸣金收兵,心满意足地撤离。 这场战争在当时十分经典,在如今科技信息化的时代下,落后确实容易挨打,大力发展科技,建设信息化强军,才是国家和平稳定的硬道理。
美军方表示,如果中国对台发动武统并划设禁航区,美方不得不击沉中方军舰。蔡正元表示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