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英法等12国集体抛售美债,日本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割美国。2025年3月,

飞绿说历史 2025-05-27 18:37:27

中日英法等12国集体抛售美债,日本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割美国。2025年3月,美国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中日英法等12国单月净减持美债突破900亿美元大关。   其中,日本连续9个月减持超550亿美元,中国则以“温水煮蛙”策略实现16个月连降,持仓量缩水至7590亿美元,创2009年金融海啸后新低。   这场抛售潮不仅直指美国债务体系的根本性危机,更因日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抛售超20万亿日元美债而引发震动——其规模堪比“金融珍珠港事件”,彻底撼动美元霸权的根基810。   日本作为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其抛售行为堪称教科书级的金融博弈。   面对日元兑美元汇率逼近160关口的贬值压力,日本央行通过大规模抛售美债换取美元流动性,再回购日元以稳定汇率。   这一操作不仅缓解了国内通胀压力,更利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债券价格下跌的时机,实现“低买高卖”的套利策略。   仅2025年4月前两周,日本私人机构便抛售200亿美元美债,创20年最高纪录。   日本的行动引发连锁反应,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紧随其后,推动海外持有美债占比从2015年的34%骤降至23%。   市场担忧,若日本持续抛售其持有的1.18万亿美元美债,美债收益率可能飙升,甚至动摇全球金融稳定。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3月美国国债拍卖频现流标,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2028年债务危机倒计时”已进入读秒阶段。   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如同一辆失控的列车,以每月新增万亿的速度膨胀至36.4万亿美元,人均负债达10.8万美元。   更致命的是,年利息支出1.1万亿美元已超过军费开支,财政造血能力正被利息黑洞吞噬   IMF数据显示,美国债务规模与GDP之比已突破125%,远超60%的国际警戒线。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政治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懦夫博弈”导致美债评级遭下调,政府停摆风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加剧了全球资本对美债安全性的质疑。   美国前财长耶伦直言,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可能导致200万美国人失业。   面对美元信用根基的动摇,各国央行正用真金白银重塑国际货币格局。2023年全球央行购入黄金达1800吨,创历史新高。   中国连续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至7377万盎司,并运回321吨黄金,为可能到来的金融动荡储备“硬通货”。   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日均处理量突破1.5万亿元,40国建立本币结算机制,沙特启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这些动作标志着美元储备份额已跌破50%心理关口。   日本的抛售行为加速了这一进程,作为传统盟友,其“背刺式”减持不仅暴露美日关系的脆弱性,更揭示资本逐利本质:即便政治盟友也难以承受美元霸权的系统性风险。   这种“用脚投票”的背后,是新兴经济体对多极化货币体系的迫切需求。欧盟加速推进数字欧元,东盟力推本币结算,全球金融版图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革。   美债抛售潮的本质,是全球对美元霸权的一次集体清算。   日本的操作虽显激进,却精准捕捉到美国债务危机的致命弱点:当利息支出吞噬财政收入、政治极化阻碍债务改革时,美债的“零风险”神话终将破灭。   对中国而言,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减持美债、增持黄金、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正为后美元时代布局。   而美国若无法重塑财政纪律、修复国际信用,其金融霸权或将步英镑后尘,沦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一段注脚。   这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终将验证一个真理:真正的经济稳定,从不建立在霸权之上,而源自多边合作与信用体系的韧性。

0 阅读:761

评论列表

郑锅锅

郑锅锅

5
2025-05-28 14:52

中国怎么还有七千多亿?太多了,应该降到七百亿。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4
2025-05-27 19:14

还是抛得太太少了!!!应该抛售多一些!!!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2
2025-05-28 05:27

人民币国际化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1
2025-05-28 05:24

美国末日到了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