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不难治,脏腑调和好了,化结石如化冰 很多人以为胆结石只是偶尔胆区隐痛、消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5-24 19:07:46

胆结石不难治,脏腑调和好了,化结石如化冰 很多人以为胆结石只是偶尔胆区隐痛、消化不良,但其实,根源不在症状表象,而在脏腑失和 —— 胆结石的根在身体内部,必须调和脏腑才能化解结石 举个例子:家里的水管突然堵塞、水流不畅,是为什么?往往是管壁内壁有污垢堆积,或者水流动力不足、杂质沉淀导致的。身体也一样,当肝、胆、脾这个“疏泄运化系统”失调,胆汁排泄不畅、瘀滞成石,就会像水管堵塞一样引发胆结石及相关症状。 —— 身体为什么会“堵塞”?四大常见原因: 饮食伤脾 长期饮食不节,爱吃肥甘厚味、辛辣油腻、生冷刺激的食物,脾胃运化负担过重,就像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痰湿内生,随胆汁运行,逐渐沉积形成结石。 情志失调 经常生气、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大,就如同给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导致肝气郁结。肝气不畅,胆汁疏泄失常,瘀滞在胆囊内,日久就容易形成结石。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身体的气血运行就会变得缓慢,就像一潭死水,缺乏活力。胆汁排泄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瘀滞在胆囊中,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体质因素 有些人本身属于湿热体质,或者先天禀赋不足,肝胆功能相对较弱,就像质量欠佳的水管,更容易出现胆汁瘀滞、结石形成的情况。 —— 胆结石的本质是虚实夹杂: 实——湿热、痰浊、瘀血等邪气阻滞胆道,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 虚——肝胆疏泄功能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减弱等正气亏虚,无法有效抵御邪气侵袭 —— 调理思路很简单:既要祛邪气,又要扶正气 清热利湿 —— 把阻滞胆道的湿热之邪排出去 祛痰化浊 —— 将痰浊瘀滞化解清除 活血化瘀 —— 改善胆道血液循环,防止瘀血形成 疏肝利胆 —— 恢复肝胆正常的疏泄功能 健脾和胃 —— 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杜绝痰湿再生之源 —— 推荐一个基础调理方(源自《金匮要略》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 + 金钱草 + 鸡内金 + 海金沙 + 郁金 + 柴胡 + 白术 —— 为什么用这些药? • 第一梯队【祛邪气】 → 茵陈+金钱草:专清湿热,就像给胆道来一场大扫除,把湿热之邪统统清理出去,使胆汁排泄通畅。 → 海金沙+鸡内金:化石排石,如同强力清洁剂,能溶解和排出胆道内的结石,让胆道恢复畅通。 →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可改善胆道血液循环,缓解胆区疼痛,还能协助其他药物发挥药效。 • 第二梯队【扶正气】 → 柴胡:疏肝解郁,能恢复肝胆正常的疏泄功能,让胆汁正常排泄,就像给堵塞的水管疏通,使水流恢复顺畅。 → 白术: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能力,防止痰湿再次生成,从根本上杜绝结石形成的源头。 —— 灵活加减更对症: • 胆区疼痛剧烈 ➔ 加延胡索、川楝子,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二者合用可增强止痛效果。 • 结石较大、排出困难 ➔ 加三棱、莪术,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能加强化石排石的作用。 • 伴有恶心、呕吐 ➔ 加半夏、生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姜温中止呕,可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 食欲不振、腹胀 ➔ 加山楂、麦芽,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能改善消化功能。 —— 注:中医调理,辨证是关键。如果对于自身情况拿不准的话,不要盲目用药,可以留言问我(在下芳)!转发给有需要的人,你的一次分享,或许就能帮助他人摆脱胆结石的困扰,重获胆囊健康!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