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西班牙殖民者不准出口,偷运者会被处死。当时,福建

蔼鸣 2025-05-24 16:44:18

公元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西班牙殖民者不准出口,偷运者会被处死。当时,福建发生大饥荒,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听闻十分焦急,花重金买了几根红薯藤,将其偷偷编进了回国货船的缆绳里。 菲侓宾海关工作人员看着陈振龙,十分无奈,对他说:“我不搜你的身了,你主动点,把红薯藤交出来。” 陈振龙笑眯眯的看着海关人员,说:“没有,这次是真没有,不信你搜。” 实际上,在此之前陈振龙已经带着红薯藤来了两次海关了,结果都被海关查出偷运红薯藤,因此还罚了陈振龙,所以陈振龙第三次来到海关,海关人员已经认识他了,干脆不查了,希望他自己交出来。 陈振龙装迷糊说没有,海关人员不信,于是就上手去查,可是把陈振龙的衣服都快脱光了,也没看到陈振龙携带红薯藤,这下海关只能放掉他。 实际上,陈振龙早就把红薯藤提前编在了货船的缆绳里。 他登上船后,望着家乡的土地,心想家乡遭受饥饿的同胞们,终于要有粮食吃了。 其实,1564年陈振龙从福建到菲侓宾经商的时候,朝廷还没有开放“海禁”,那个时候陈振龙想着,只要能去到菲侓宾,只要能赚到钱,就算是一辈子不回福建都行。那个时候,他一心只有赚钱,根本不考虑家人或者国家会怎么样。 而到1593年时,朝廷的海禁早已开放,陈振龙也经常能回到福建家乡。正是这一年,他突然发现,家乡遭遇灾害,已经颗粒无收,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是要饿死人的。 回到菲侓宾后,在码头处陈振龙看到,不少商人拉着一车又一车的红薯到海关买,打算出口去去。 陈振龙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红薯产量翻倍,卖不完也吃不完,只能想着从海关出口到其他国家。 当时陈振龙就想,家乡正在遭受饥荒,如果有了这些红薯,岂不就可以帮助乡亲们度过困难? 可是在菲侓宾的西班牙政府却禁止红薯出口,就连红薯种子和藤苗,都不许运出菲侓宾。 这让陈振龙犯了难,但他还是想试一试把红薯带进国内。 据资料记载,陈振龙第一次是带了两个红薯,结果刚到海关就被拦了下来,没收了红薯。第二次是带了红薯藤,编到了随身携带的藤篮上,仍然被查到,最后一次他想了很多办法,才决定编到船的绳子中,这才通过海关。 不久后,他随船到了福建,马上下船去取红薯藤,好在红薯藤没有被绳子挤坏,于是陈振龙马上拿着红薯藤,在家的盆中栽种。 当时福建巡抚得知陈振龙带回来了红薯藤,非常高兴,告诉陈振龙只要能把红薯种出来,就能解决福建百姓饥饿之苦。 正是这一信念,激励了陈振龙,他开始请教当地的种植专家,还不断拿出书来看,学习怎么种植红薯这种植物。 在陈家全家的齐心协力下,红薯终于被种出来了,很快,福建巡抚开始亲自推广大家种红薯。 这种红薯产量大,生着吃熟着吃都可以,而且比粮食还管饱,这种食物在灾荒时救了很多百姓的命。 慢慢的,红薯在福建种出来后,便开始推向全国。据说乾隆在晚年时,非常爱吃红薯,因为这些红薯能让乾隆排便畅快。 而将红薯带到中国的陈振龙,也因此成为“红薯之父”。 信息来源:八闽文脉·人物|“中国甘薯之父”陈振龙一家七代引种推广甘薯的故事——东南网2022-09-27 16:03

0 阅读:0
蔼鸣

蔼鸣

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