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不让中国反制菲律宾,耿爽大使怒推话筒四字驳斥,这事听起来就让人来气!
菲律宾刚结束的中期选举留下不少波澜。执政联盟在参议院改选中只拿到了6个席位,成绩很不理想,让马科斯政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选举委员的数据显示,这次投票的激烈程度反映了民众对生活问题的关注。高达94%的被调查者都把就业和食品安全作为最关心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马科斯竟然在菲律宾海军建军127周年活动上大谈要“保卫南海主权”,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把内部治理问题推向国际冲突的新策略。
选举失利的第二天,马科斯政府就与美国开展名为“雷霆对抗”的联合军演,首次将海岸警卫力量囊括其中。在吕宋岛北部海域,美军F-16战机和菲律宾的FA-50PH联合进行了实弹演习,直接指向南海的紧张水域。更让人关注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濒海作战团也远跨太平洋部署,其携带的陆基反舰导弹系统(NMESIS)具有400公里的精准打击能力,完全揭开了所谓“防御性演练”的面具。
在纽约,美国代理代表谢伊的发言暴露出美国对中国行动的紧张。她指责中国在黄岩岛行动,这与3月份美军多次在南海的侦察飞行形成对比。对此,耿爽明确指出:“美国舰机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活动同比增加了40%,这种军事化行为才是地区最大的安全威胁。” 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俄罗斯、越南等16国代表的认可,而美方的战线则只有日本、澳大利亚等4国的支持,这无疑反映出力量的转移。
马科斯政府的冒险政策正在重构菲律宾的政治格局。以往被视为亲美的菲律宾参议院,现在的席位分布使得马科斯的影响力大打折扣——执政联盟占6席,杜特尔特阵营拥有5席,自由派占据2席。而更具戏剧性的是,因遭到国际刑事法院通缉而羁押中的杜特尔特,其家族依然能在达沃市连续八次赢得选举,这种局面无疑揭示了菲律宾政治生态下的种种矛盾。
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合作增强了抗衡外部干涉的实力。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8.7%,尤其是农产品贸易增长了15%。反观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所导致的军事开支,已经占据菲基础教育预算的23%,这引发了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对外来干涉的反对,并继续支持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回看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美国不情愿地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现如今,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吨位已达到美军的75%,而菲律宾最先进的何塞·黎刹级护卫舰仍需依赖海外技术支援。这种力量的对比变化表明,任何试图撼动中国主权的尝试都注定要失败。当马科斯在记者会上重申不放弃南海权利时,菲律宾渔民则因为柴油价格飙升至每升80比索而烦恼不已。
(信息来源包括人民网、新华社、央视新闻、菲律宾选举委员会公告及学术机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