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先是疏离长期盟友中国与俄罗斯,缺席俄胜利日阅兵,又于印巴冲突时公然力挺印度,

菲菲谈国际 2025-05-24 11:50:11

伊朗先是疏离长期盟友中国与俄罗斯,缺席俄胜利日阅兵,又于印巴冲突时公然力挺印度,致使与巴基斯坦关系恶化,这无疑是自断后路之举。   伊朗最近这一系列操作,看得人直摇头,简直像是在自家门口埋雷。   先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这事儿,作为普京的老搭档,伊朗往年都是派高级代表团参加,甚至还会展示俄制武器撑场子。   可今年倒好,不仅总统没去,连国防部长都找借口缺席,只派了个副外长级别的官员露个面。   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跟伊朗国内政局变化脱不了干系——去年议会选举后,强硬派议长卡利巴夫上台,天天嚷嚷着“伊朗利益优先”,甚至放出话来“中俄不是唯一选择”。   这种背景下,缺席阅兵与其说是“疏离”,不如说是新政府在向国内保守势力示好,想通过调整外交姿态巩固权力。   再说力挺印度这事儿,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印巴冲突闹得最凶的时候,伊朗外交部突然发声明,公开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主权诉求”,还谴责巴基斯坦“制造地区不稳定”。   这可把巴基斯坦惹毛了——要知道,伊朗和巴基斯坦同属什叶派主导的伊斯兰国家,两国在瓜达尔港、能源管道上合作密切,去年还刚签了20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   伊朗这么一表态,巴基斯坦直接召回驻伊大使,关闭了两国边境的恰巴哈尔港贸易通道,甚至默许境内的逊尼派武装对伊朗边境发动袭击。   现在伊朗东部锡斯坦 - 俾路支斯坦省三天两头遇袭,2025年以来已经发生17起恐怖袭击,造成92人死亡,这就是典型的“为了远方的交情,砸了近处的饭碗”。   伊朗为啥要这么折腾?深层次看,还是国内经济崩盘倒逼的无奈之举。   美国恢复制裁后,伊朗石油出口从250万桶/天暴跌到30万桶/天,里亚尔汇率三年贬值700%,老百姓连面包都快买不起了。   新政府想通过“向东看”战略破局,一方面派石油部长去印度谈“卢比结算石油”,想借印度绕过美元制裁;另一方面,试图在中俄之间搞“平衡外交”,既能拿俄罗斯的武器撑场子,又想靠中国的投资救经济。   可问题是,这种投机主义玩砸了——俄罗斯把伊朗缺席阅兵视为“背叛”,直接暂停了在布什尔核电站的技术合作;中国呢,原本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的“中伊25年合作计划”,现在因为伊朗政局不稳,很多项目都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迟迟落不了地。   更要命的是,伊朗在中东的“朋友圈”正在快速崩塌。   以前靠着“抵抗轴心”大旗,伊朗能把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政府捏成一团。   可这次力挺印度后,阿拉伯世界的逊尼派国家集体看笑话,沙特趁机在也门加大军事投入,支持哈迪政府反攻胡塞武装;土耳其更是公开批评伊朗“破坏伊斯兰团结”,转头和埃及、阿联酋搞起了“新中东安全架构”,把伊朗排除在外。   现在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只剩下叙利亚的几个军事基地和伊拉克的民兵组织,曾经的“什叶派之弧”正在一点点崩解。   其实伊朗不是没明白人,前总统鲁哈尼最近就在《德黑兰时报》撰文警告:“当你同时得罪两个邻居时,至少要确保远方的朋友真的会来救你。   ”可现在看来,印度的“友谊”连石油钱都拖欠着不给(目前累计欠伊朗油款超150亿美元),而中俄出于战略考量,也不可能为了伊朗去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   伊朗这步棋,说是“自断后路”一点不为过——原本靠中俄能勉强在制裁下续命,现在非得学大国玩平衡,结果两边不讨好,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就像德黑兰街头的抗议者喊的那样:“与其选边站,不如先让面包便宜点!

0 阅读:0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