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初,邱行湘去见蒋介石,一个副官说:“老头子这几天脾气不好,你要小心。”另一人笑着说:“邱师长是老头子的红人,不会挨骂的。” 邱行湘是黄埔五期生,又是江苏人,符合老蒋“黄埔江浙”的用人标准。除了“天子门生”这个身份外,邱行湘还是“土木系”的骨干,陈诚的亲信。 当年黄埔五期毕业的邱行湘,在众多同学里不算最拔尖的。但凭着江苏人的身份和做事稳妥的性子,被陈诚相中收作副官。 那时候陈诚刚当上总司令部的警卫司令,正需要信得过的人手。邱行湘跟着这位长官,亲眼见证了中国现代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土木系"发家史。 说起"土木系"的名号,内行人一听就明白。陈诚发迹的十一师和后来扩编的十八军,"十一"合起来是"土"字,"十八"拼成"木"字。 这支部队从北伐打到中原大战,在抗战时更是成了中央军的顶梁柱。 邱行湘跟着陈诚鞍前马后二十年,当过警卫团长,干过远征军副官处长,就像陈诚家里的管事人,连长官太太带孩子看病都找他跑腿。 要说邱行湘打仗的本事,在鄂西会战里就显出来了。当时他带着第五师在宜昌外围打阻击,硬是扛住了日军三天的猛攻。 战后论功行赏,军委会破格提拔这个黄埔五期生当师长。要知道那时候黄埔前四期的将官都还在当旅长团长,可见陈诚在背后使了多大劲。 到了1947年,国共内战打得正酣。蒋介石把最后的家底——九个青年军师都摆上了棋盘。这些部队说是师级建制,实际规模抵得上军级单位。 邱行湘接手的206师驻扎洛阳,表面看着光鲜,内里却是千疮百孔。前任师长杨彬捅过篓子,部队在汉中看戏闹事惊动了李宗仁,连蒋纬国当营长时都镇不住场子。 邱行湘到任后发了狠劲,先是把城墙外两里内的民房商铺拆了个干净,连司马懿的墓穴都给刨了修工事。 洛阳城头架起三层铁丝网,五步一碉堡十步一暗堡,机枪射界调得明明白白。他三天两头往南京发电报要援兵,结果等来的却是蒋介石亲笔写的警备司令委任状。 那年三月在南京总统府,侍从室的人私下提醒邱行湘老头子最近脾气大。可老蒋见了他倒是和颜悦色,当场拍板让他军政大权一把抓。 晚上蒋经国做东请客,席间说起青年军建设,话里话外透着栽培之意。邱行湘回到洛阳时腰板挺得笔直,把全城保安队都编入作战序列,凑出两万多人马。 转眼到了1948年开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突然出现在洛阳城外。 邱行湘在指挥部里看着沙盘直冒冷汗,他那些精心构筑的钢筋水泥工事,在解放军新缴获的美制榴弹炮面前就跟纸糊似的。 头天晚上东门就被炸开了缺口,守军打电话到指挥部求援,接电话的参谋手抖得连铅笔都拿不稳。 仗打到第七天,城里的粮弹库挨了重炮。邱行湘带着卫队往中央银行地下室撤,半道上被流弹削掉了半截袖子。 最后时刻他掏出配枪要自尽,被副官扑上来夺了枪。等解放军战士冲进来时,这个两天没合眼的将军正蹲在墙角数子弹,嘴里念叨着"对不起校长栽培"。 后来在战犯管理所里,邱行湘听说自己苦心经营的洛阳城防,在解放军的作战总结里成了经典战例。那些被他拆掉的司马懿墓,如今成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说世事难料,真应了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 【信息来源】 洛阳日报《洛阳战役纪念馆完成数字化升级》 军事博物馆2022年文物征集公告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被俘将领口述史料汇编》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