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的荒唐政令,终究在法治面前碰了壁。当地时间5月22日,加州联邦法官杰弗里·怀特的一纸禁令,不仅叫停了驱逐留学生的疯狂举动,更撕开了这场政治操弄的虚伪面纱。
这场闹剧的本质,是权力对学术自由的粗暴践踏。自今年3月以来,特朗普政府以"反犹主义"为借口,先是冻结哈佛22亿美元联邦拨款,继而要求其关闭"多元化、平等、包容"项目,直至撤销国际学生招生资质,每一步都在挑战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法官在禁令中明确指出,政府剥夺学生合法身份的行为"未给予充分申辩机会",严重违反《行政程序法》,堪称对程序正义的公然藐视。更讽刺的是,被政府视为"威胁"的国际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比高达20%,这种将教育政治化的行径,不仅伤害中美学术交流,更让美国标榜的"开放包容"沦为笑柄。
值得玩味的是,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在禁令发布后仍宣称"将继续推动正确举措",其背后暴露的是权力膨胀的危险信号。从冻结拨款到威胁免税资格,从要求整改到驱逐学生,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将高校变为意识形态的提线木偶。但正如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所言:"当大学失去挑选全球最聪明头脑的权力时,美国失去的是未来"。国际学生不仅为美国贡献每年近40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更在科研领域撑起半边天——哈佛实验室中无数国际博士生的突然离去,将直接导致癌症研究、人工智能等尖端项目停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短视政策,终将反噬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这场司法与行政的较量,再次印证了美国宪政体系的韧性。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司法审查权,到今日法官叫停驱逐令,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仍在发挥作用。但我们更应警惕,当政治操弄频繁冲击学术独立,当意识形态凌驾于知识之上,美国高等教育的金字招牌正在被亲手砸烂。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这种做法"只会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教育强国,从来不是靠驱逐人才来维系的。
美取消哈佛留学生合法身份行为被叫停热点观点
奥丁之眼
无所谓啦,反正去美国留学的优质学生基本都不会回国,回国的都是混文凭的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