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刷题有用吗?90%的家长不知道的数学思维培养误区? 1.期末和暑假临近,不少孩子和家长,说起数学,就觉得心力憔瘁,课上没少上,题目也没少做,为啥一到关键时刻,那分数就始终上不去呢,在今天,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大杨思维体系创始人,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2.首先,我们要知道,学习最为重要的就是输出,不少家长说,老师,我为了孩子的数学,没少报课,也没少找老师,可是,最后我发现,校外思维什么都学了,校内那点题目咋还是做不对呢,在这里我就要和各位好好掰扯一下,咱们就拿三年级来说,思维里面会学到和差倍问题,你可以看下,自己的孩子,是套用公式,还是画线段图讲解说明,不少孩子,由于学习了所谓的神奇妙招,在低阶段,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题目信息非常直接,套用公式,的确能够做出表面的几道题,在此时,家长和孩子也觉得非常满意有收获,但是,你要知道,这种套用公式解答的题目,那只是浮在表面,到了高阶段悔之晚矣,为什么会这样说,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例分析 3.就比如【题目1:小明和小华一共有25张邮票,其中小明比小华多5张,问二人分别各几张?】【题目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0米,长比宽多7米,问长和宽各是多少?】,这两道题目,对于题目1,那套用公式,妥妥的可以对,因为数据给的直接,毕竟考试,你能写出来,言之有理就可以,但是对于题目2我们要知道,给出的30米,并不是长与宽的和,如果贸然套用公式解答,那是包错的,这两种情形,你在低年级遇到的题目1比较多,低年级,套用公式,的确能够蒙蔽家长和孩子的双眼,让我们觉得省时高效,还会认为孩子接受能力很强,学的还算可以,但是随着年级增加,题目的深度也在不断加大,这时在套用公式,发现不好使了,想要在重新来过,已经不太可能了 4.花费金钱暂且不说,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等醒悟过来,想在去提升就已经无力回天了,此时此刻,不知道有没有感同身受的家长,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学思维,到了五六年级,甚至连90都上不去,说到这,咋想都想不通,可是你试问下,五六年级了,孩子是不是还在套用公式,没有任何条理,只会生搬硬套,但说实话,有时候也不能全怪孩子,在初学时,孩子本身就像一张白纸,前面怎么引领,后面就怎么跟随,但太多的家长和老师,急于出效果,而不考虑长远,导致孩子缺乏自主独立思考的习惯,到了后续,慢慢发现,就连校内的基础内容都会出错,就更不用说思维提升了 5.所以,我在线上,就特别看重互动这个环节,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想法和思路的空间,在互动中,我就像一位学生,去聆听他们心中的想法,如此一来,孩子的问题,能够在当堂及时发现和解决,并能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慢慢的思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有了好的意识,好的开始,最后的结果不也是水到渠成吗?说到这,如果此时您家孩子学习存在问题,那么请直接与我沟通,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
女儿拿了道初中数学竞赛压轴题来问宝爸,本以为轻松搞定,毕竟也是985毕业。谁知道
【77评论】【7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