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内蒙1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到学生手里:“拿钱买自己双棉鞋穿。”然而,26年后,男生送女老师一个礼物,她打开一看,吓得连连摆手:“这礼物,老师不能收。” "在我心里,您就像是我的妈妈一样,那儿子给妈妈买房,也是天经地义的!"陈志德的声音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他站在装修一新的客厅里,看着张秀荣老师颤抖的双手轻轻抚过洁白的墙面,就像当年她抚摸他破旧的棉袄袖口一样温柔。 2007年的春天,这套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的两居室成了整个小区的谈资。有不少人都知道,这是那个从北京回来的成功人士,送给自己小学老师的礼物。 "听说那老师当年就给了他一双棉鞋......"人们议论纷纷,却没人能够真正明白这双棉鞋的分量。 1981年的冬天,对14岁的陈志德来说格外漫长。父亲早逝,母亲拖着病体在纺织厂做工,家里6个孩子只能挤在二十平米的土坯房里。每天清晨,他都要走五里雪路去学校,破旧的棉鞋早就被雪水浸透,他的脚上也长了很多冻疮。 而当张秀荣老师温柔地问他为什么不见他的作业本的时候,陈志德只能低着头,因为他不好意思说家里没钱买新本子,自己只能用哥哥用剩的草稿纸订起来写字。 可没想到,下课以后,张老师竟然塞给他了两个崭新的笔记本以及一盒冻疮膏,而且还细心地叮嘱他,记得晚上用热水泡完脚再涂。张老师那时的声音很轻,但却让他记了一辈子。 "你妈最想看到的,就是你考上大学。"在陈志德母亲病逝后,是张老师的这句话支撑他走进了高考的考场。除此之外,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到张老师家报喜时,是张老师花了20块钱给他买的棉鞋,让他在大学里,不断拼搏、坚持,这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老师,这房子朝阳,物业费我都交好了,您就安心住着。"陈志德一边指着落地窗一边笑呵呵地说着,这时,他看到张老师摸着暖气片的手在发抖,就像当年他接过那20块钱时一样。 这段跨越26年的师生情谊,始于一双棉鞋的温暖,终于一套房子的感恩。张秀荣老师当年的善举不仅温暖了一个寒门学子的冬天,更在他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陈志德的回报不仅是一套房子,更是一个儿子对母亲般的深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更向大家展示了,原来教育的力量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感恩的心能让这份改变继续传递下去。 最后,只能说,就像春天的种子终将在秋天结出硕果,善意的传递也终将收获温暖的回报,而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伟大事业,因为,它不仅传授知识,更塑造灵魂;不仅改变个人,更温暖社会。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学生26年后买房送老师,只因老师当年曾花20块钱给自己买了一双棉鞋!赞!好老师教出了好学生
1987年,内蒙1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
阅微札纪社
2025-05-23 09:51: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