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道士毕云路过日军哨卡时,因为没有向日军鞠躬,被打得半死。毕云大怒,伤

千年尘埃 2025-05-22 16:01:10

1938年,道士毕云路过日军哨卡时,因为没有向日军鞠躬,被打得半死。毕云大怒,伤好后,他活跃于日军据点周围,专杀落单日寇!

毕云的故事开始于1915年,他在山东威海的神道口村出生,家庭贫困。七岁时,因家中无力抚养,他被送到威海的天后宫,成为一名童子。在那里,老道士教他武功,毕云每天都在庙宇里打扫卫生,完成后便开始刻苦练习武术。无论是夏天的酷热,还是冬天的严寒,他都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最终练就了过人的本领。

到了十五岁,毕云已经能够一掌劈碎十块青砖,流星锤成为他的拿手兵器,十斤重的铁锤在他手中轻如鸿毛。当地人都对他的武艺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说他能徒手攀爬威海城墙,轻松自如。

1938年,毕云23岁,继承了天后宫的掌门之位,号称志修。正当他忙于庙务时,日军再次占领威海,设立哨卡,强迫过往的中国人鞠躬。一天,毕云的徒弟李文在集市上被日军打得昏迷,这让毕云怒火中烧,决心前去讨说法。

第二天,毕云身穿道袍,手持拂尘,走向日军哨卡。面对日军的威胁,他毫不畏惧,反而昂首直视。日军少尉挥刀砍向他,毕云灵活地侧身躲避,并用力踢倒了少尉。虽然他被其他日军围攻,重伤倒地,但他的勇气和决心让人敬佩。

日军随后闯入天后宫,翻箱倒柜,试图找到证据。毕云被绑在柏树上,遭受鞭打,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最终,商人孙大记出面求情,才让日军停止了对他的折磨。经过一个月的养伤,毕云恢复了健康,但他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夜幕降临后,毕云换上便装,开始潜伏在日军据点附近,观察他们的动向。经过几天的侦查,他掌握了日军的巡逻路线。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日军哨兵接连失踪,威海的夜晚充满了恐惧,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这位神秘的“黑夜猎狼者”。

单打独斗的复仇终究有限。1938年夏天,毕云决定加入更有组织的抗日力量。他首先投奔了国民党郑维屏部,但很快发现这个部队不仅与八路军敌对,还经常向百姓勒索。一次战斗中,毕云受了重伤,郑部竟然抛下他逃跑,幸好八路军游击队路过,将他救起。

1940年,毕云正式加入八路军,凭借出色的武功和对地形的熟悉,他被任命为特工队长,负责侦察和破坏任务。在短短三个月内,他带领小队多次成功袭击日军,缴获了大量物资,战绩斐然。

随着日军增兵,毕云的行动变得愈加艰难。1942年,日军对威海农村展开了“拉网式扫荡”,各村的抗日武装纷纷转移。12月初,毕云在西夏埠村遭遇日军包围,他果断决定分散突围,亲自断后,掩护战友和群众撤离。在突围过程中,他不幸中弹,但仍然坚持让战友们先走。

在最后的时刻,毕云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至今,西夏埠村的老人们仍记得那声巨响,以及那个传奇的道士。1985年,威海市为他建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抗日英雄毕云同志永垂不朽”。每当鲜花摆放在碑前,都是人们对他无畏精神的敬意。

毕云的故事让人深思,面对侵略者,我们该如何选择?你认为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个人的勇气与集体的力量,哪个更为重要?

0 阅读:35
千年尘埃

千年尘埃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