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魏特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下数不尽的中国妇女,最终却被揭露是名人贩子,并且曾为日军献上过100名妇女。1941年5月14日,患上严重精神抑郁的她,用胶带封上了家中所有窗户,然而打开煤气自杀了...... 1937年,南京城被日军攻陷,大屠杀的阴影笼罩大地。在这片人间地狱里,一个美国传教士魏特琳站了出来,用金陵女子学院庇护了无数中国妇女。她被称作“活菩萨”,可战后却被指控为“人贩子”,甚至传言她曾为日军献上100名妇女。这究竟是谣言还是真相? 1886年魏特琳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普通家庭,家里不富裕,父亲是铁匠,母亲早逝。她小时候生活挺苦,6岁丧母后被送去寄养,9岁才回家,还得照顾弟妹。不过她学习特别好,高中成绩拔尖,课余还打工补贴家用,顺便在教会帮忙,挺有责任心。1903年,她考进伊利诺伊州立师范大学,1907年以第一名毕业,后来又在伊利诺伊大学拿了个科学学士学位。她对传教特别感兴趣,还当过学生志愿组织的主席,立志要把信仰带到远方。 1912年,她被联合基督教传教会派到中国,先在安徽合肥开了个女子中学,干得有声有色。1916年,她来到南京,加入金陵女子学院,负责教育工作。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带着她们去社区教文盲妇女识字。1918年,她回美国读了个教育学硕士,回来后直接当上了学院的代理院长,忙着筹钱建校区,推动女子教育。她是个实干家,走到哪儿都想着帮人。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长达数周的暴行。魏特琳没跑,留下来把金陵女子学院变成了避难所,收留了上万名妇女和孩子。她和几个外国同事、学生一起守着学校,不让日军随便闯进来。日军经常来挑衅,要人要物资,她都硬扛着,能拖就拖,能挡就挡。学校里挤满了逃难的人,条件很差,但她尽力维持秩序,分发有限的食物。 最难熬的一次是1937年12月24日,有个日军军官要求她交出100名妇女,说是给士兵“用”。不答应就威胁要硬闯。她没办法直接拒绝,只能尽量周旋,最后只能让一些自愿的女子站出来。她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尽量保证她们的安全,但这事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疙瘩。日军走了以后,她整个人像是垮了,但还得强撑着继续保护其他人。 她在日记里记下了这一切,日军怎么烧杀抢掠,妇女怎么被拖走,老人孩子怎么被杀。她写得很详细,后来这些日记成了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据。她不是什么超人,就是个普通女人,靠着一股信念撑着,压力大到难以想象。 南京大屠杀结束后,魏特琳身心都垮了。她瘦得不成样子,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1940年,汪伪政权开始搞宣传,攻击那些帮过中国人的外国人。有人翻出她12月24日那件事,说她是“人贩子”,还添油加醋地传她主动献了100名妇女给日军。这话完全不顾她救了多少人,也不看她当时有多无奈。她百口莫辩,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最后被迫离开中国,回了美国。 回到印第安纳波利斯,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拿着日记发呆。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还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晚上睡不着,白天也没精神。1940年4月,她在日记里写自己快撑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哪儿都做错了。朋友看她状态不对,把她送进医院,可一点用都没有。她越来越沉默,谁也不想见。 1941年5月14日,她在家里用胶带封住门窗,打开煤气自杀了,死的时候才54岁。她走得很安静,美国那边几乎没人关注,但在南京,金陵女子学院的人为她办了追悼会,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好人,可惜被时代害了。 精神崩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南京的血腥、战后的污蔑,再加上她自己的自责,哪一件都够压垮人。她用生命换来的真相,后来成了控诉日军暴行的重要证据,可她自己却没等到正义的那天。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2评论】【6点赞】
心有灵息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