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先是疏离长期盟友中国与俄罗斯,缺席俄胜利日阅兵,又于印巴冲突时公然力挺印度,

浩淼说事 2025-05-22 14:22:38

伊朗先是疏离长期盟友中国与俄罗斯,缺席俄胜利日阅兵,又于印巴冲突时公然力挺印度,致使与巴基斯坦关系恶化,这无疑是自断后路之举。

近期伊朗的外交动作令人费解。2024年以来,这个曾与中俄关系密切的中东国家,突然改变了策略。在对抗西方制裁的统一战线上,三国曾让美国焦头烂额,如今却貌合神离。

2025年3月的北京三方会晤上,伊朗玩起了两面派。一边在联合声明中叫嚣反对制裁,一边暗中与美国在阿曼商讨核协议。紧接着5月9日,伊朗更是缺席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而俄方则以邀请以色列作为回应,展现出明显的不满。

在印巴冲突中,伊朗的表现更显冒失。2025年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后,伊朗外交部立即表态,虽然表面呼吁和平,实则明显偏向印度。伊朗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期望通过讨好印度获得石油销路,打开印度洋通道,甚至在美伊谈判中获得支持。

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印度在冲突中处于劣势,5月11日便仓促停火,更严重的是,伊朗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跌入谷底。此前的俾路支省跨境事件余波未平,这次的表态又火上浇油,导致巴基斯坦冻结了双边铁路项目。连带着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也终止了与伊朗的合作,使其"南北贸易走廊"计划彻底搁浅。

伊朗如此反常的根源在于国内政局动荡。2024年总统莱希意外坠机身亡,作为哈梅内伊属意的继任者,其离世让伊朗决策层陷入混乱。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愈发激烈,前者主张依靠中俄对抗西方,后者则寻求与西方和解以缓解制裁。

在对外关系上,伊朗处处碰壁。印度外交部严厉警告其"不要干涉双边事务",始于2016年的查巴哈尔港项目至2025年仍未完工。与俄罗斯2023年签订的20年合作计划,实质上是让渡油田开发权益,却未能获得应有的技术支持。至于与中国的25年合作协议,在美国制裁的阴影下也难见实质进展。

目前伊朗内忧外患,40%的通胀率和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引发民怨沸腾。面对这样的困境,伊朗政府不思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试图通过激进外交转移矛盾。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伊朗究竟能在这场孤注一掷的外交博弈中获得什么?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浩淼说事

浩淼说事

分享娱乐圈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