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接到香港的一通电话:赌王何鸿燊的堂弟买下了一件

只言片语里 2025-05-22 12:54:21

1995年,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接到香港的一通电话:赌王何鸿燊的堂弟买下了一件神秘的青铜器,上面写着“吴王夫差”和“女子”,猜测是西施的遗物..... 1995年,一通来自香港的电话打破了马承源的平静生活。电话那头说,赌王何鸿燊的堂弟何鸿章买下一件青铜器,上头刻着“吴王夫差”和“女子”几个字,有人猜这可能是西施留下的遗物。马承源,上海博物馆的老馆长,听到这消息坐不住了。 马承源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国青铜器研究的顶尖专家,生于1927年,浙江镇海人。1952年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后,1954年就进了上海博物馆,一路干到1985年当上馆长,直到1999年退休。他在任上干了不少大事,比如主持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把它搞成了世界级的博物馆。他还鉴定过不少国宝,像商鞅方升、战国竹简,都是他抢救回来的。这家伙对文物保护那是真心实意扑上去,一辈子都在跟青铜器打交道。 1995年,马承源接到何鸿章的电话,说香港有个神秘青铜器,上面刻着“吴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这几个字一听就来头不小,吴王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王,西施又是传说里跟他扯上关系的大美女,这青铜器会不会是夫差给西施造的?马承源一听就上心了,立马跑去香港荷里活道古玩市场查个究竟。到那儿一看,东西真不简单:造型精美,上面还有伏虎浮雕和兽首衔环耳,工艺一看就是春秋时期的水平。可问题来了,这玩意儿标价150万港币,他哪掏得出这钱? 马承源盯着这青铜器,心里明白这东西不能流出去,可150万港币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上海博物馆那会儿也没这么多预算。他灵机一动,想起了何鸿章。何鸿章是香港有名的商人,也是赌王何鸿燊的堂弟,跟马承源有点交情。马承源赶紧打电话过去,把情况一说,何鸿章二话没说就答应掏钱买下来,还承诺捐给上海博物馆。没几天,何鸿章就把这青铜器送到了上海,捐赠仪式一办,这件国宝就正式回了家。 这件青铜器后来被定名为“吴王夫差鉴”,现在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不光是个工艺品,更是吴国历史的一块活化石。铭文里提到的“吴王夫差”和“女子”,让人忍不住联想到西施,可到底是不是她的东西,学者们到现在也没个定论。不过这不影响它的价值,它展现了春秋时期吴国的青铜技术,也让人对那段历史多了几分好奇。每年都有不少人专门跑来看它,想从这块金属里挖出点吴越争霸的故事。 马承源退休后也没闲着,继续指导文物保护,还带了不少年轻人。他这辈子都扑在文物上,可惜晚年得了抑郁症,2004年去世了,77岁。他走的时候,文博圈里好多人都觉得可惜。不过他留下的东西还在,上海博物馆的藏品里就有他的心血。那件“吴王夫差鉴”,也算是他最后给国家抢回来的宝贝。 说起这青铜器,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女子”俩字是不是指西施。西施是越国送给吴王夫差的美女,传说里她帮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结局却没人说得清。这青铜器上的铭文一提“女子”,就让人觉得跟她有点关系。可惜,光凭这几个字,啥也证明不了。考古圈里有人觉得可能是夫差给某个重要女人造的,但没证据前,都只是猜猜。西施到底跟这东西有没有瓜葛,估计还得等新发现。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