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起了?”湖南长沙,一群年轻男女专门在凌晨两三点到饭店吃夜宵,老板以为来了大生意,就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谁料,老板守着几人到了天亮后,这群人竟然全部逃单了,事后老板表示有困难可以免费提供点吃的,但一下子吃个大几百,他们也承担不起啊!
据中国青年报5月18日报道,凌晨的长沙街头,烟火气里混着一丝荒诞。星沙夜市几家通宵营业的排档后厨正冒着热气,一群穿戴潮牌的年轻人熟练地点上小龙虾、干锅肥肠和成箱啤酒,服务员来回添了三次茶水,后厨加急炒了几轮小菜。
谁也没想到,这群看似豪爽的食客竟是“职业逃单选手”——趁着晨雾掩护集体消失,留下满桌狼藉和动辄五六百的未结账单。
这群人的操作堪称现实版“金蝉脱壳”:十二人分乘网约车抵达后,专挑凌晨客少时段下手,点单时不忘铺垫“后面还有朋友要来”,等菜品上齐便开始表演“拖延战术”。
有人假装接电话溜达去后厨通道,有人借着上厕所从侧门消失,最后总能趁着老板独自看店的疲惫空档,在监控盲区完成集体撤离。
面对这群把“霸王餐”吃出专业水准的团伙,商户们开始花式自救。有人凌晨两点后改为先收押金再上菜,有人紧盯着进店顾客生怕转眼溜走,还有老板在社交媒体自嘲“现在看谁都像逃单预备役”。
可更多小本经营者陷入两难:既要维持夜市的热闹烟火气,又得提防职业吃白食的“暗箭”。正如一位龙虾店老板所说:“我们熬着最深的夜,赚着最薄的钱,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其实这类“组团逃单”早已超出道德范畴,涉嫌构成诈骗罪。法律界人士指出,若食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餐饮服务,涉案金额累计超过3000元即可刑事立案。
可现实往往更复杂——这些“逃单老手”似乎深谙法律边界,单次消费精准控制在治安处罚范围内,让商户追责时陷入“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尴尬。
在这场猫鼠游戏里,有人建议推广“扫码点餐先付款”模式,既省去人工盯防压力,又避免逃单纠纷;也有声音呼吁建立商户联防机制,共享“黑名单”让惯犯无处遁形。
而更深层的启示或许在于:当深夜大排档的烟火气成为城市名片时,与其让商户独自承担风险,不如将夜市纳入更精细化的管理网格,用科技手段为善意经营托底,毕竟守护这份市井温度,需要的是多方共治的智慧。
夜色里的长沙依然飘着小龙虾的香气,商户们支起折叠椅继续守候食客。或许正如某位老板在短视频里的调侃:“咱不怕年轻人来吃夜宵,就怕他们吃出‘兵法三十六计’。”
这略带心酸的幽默,道尽了市井江湖里最朴素的生存哲学——既要热气腾腾地活着,也得在人间烟火里练就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