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掌权的吕雉深夜将丞相审食其召见入宫。身披薄纱的她轻轻拉着审食其的手,向榻前走去。突然审食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呼道:“太后,万万不可啊!”
刘邦从一个沛县亭长,一步步走上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道路。这个过程离不开心腹大臣的辅佐,也离不开妻子吕雉的支持。
吕雉生于一个小绅士家庭,性格刚烈,有着大女人的气质。当年刘邦离开沛县发动起义时,把吕雉托付给审食其照顾。审食其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吕雉之间却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
三年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成为帝王。而这三年间,吕雉和审食其相依为命,关系日益亲密。刘邦忙于战事,已很久没有吕雉的音讯,吕雉在孤独和痛苦中找到了审食其的陪伴。
刘邦称帝后,深宫美人众多,吕雉再也得不到宠幸。她郁郁寡欢,终于在一天深夜,鼓起勇气将审食其召进宫中。
审食其惊恐万分,不敢和吕雉私会,生怕被刘邦发现后杀头。吕雉威胁若不从,便杀其全家。审食其无可奈何,只得就范。
事后,刘邦得知真相,大怒。但经吕雉开导,他也理解吕雉的艰辛,最后迫于无奈,默认了这段关系。
多年后,刘邦去世,吕雉助其子刘盈登基,开始专政。她公开与审食其来往,引起刘盈的愤怒。刘盈欲杀审食其,被吕雉制止。
审食其的好友朱建挺身救了他,劝说刘盈宽恕。刘盈也不再为难,任由母后与审食其继续来往。
吕雉始终没有忘记多年前审食其对她的照顾,两人关系编织出一段复杂的情感故事。刘邦作为帝王,深宫佳丽无数,吕雉的痛苦可以理解。
审食其对吕雉的情谊,也是建立在刘邦多年不闻音讯的基础上。虽然他们的关系在道德上存有争议,但感情的纠葛也蕴含着人性的真诚。
当年,吕雉的母亲曾反对女儿嫁给刘邦,认为刘邦只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不如嫁给沛县县令之子。但吕雉的父亲吕公看重刘邦的气度和才能,力排众议将女儿许配给了刘邦。如今吕公的决定被证明是正确的。
刘邦起初在楚汉战争中节节败退,差点丢了老巢沛县。幸亏吕雉英勇善战,据城固守,保住了最后一块立足之地。刘邦从此扬长避短,终于战胜项羽,一统天下。
若非吕雉在刘邦艰难时期给予支持,刘邦恐怕早就失败收场。所以,刘邦当帝王后,吕雉也功不可没。她应该得到对应的地位和尊重。
可惜刘邦沉迷后宫,忘记了吕雉。吕雉内心苦涩,才会在孤独时找寻审食其的陪伴。她并非贪图审食其的身体,而是渴望精神上的理解和慰藉。
刘邦若能设身处地为吕雉着想,理解吕雉的感受,也许这场误会就不会发生。吕雉对刘邦一往情深,本不应遭此冷落。
人生在世,感情最难捉摸。吕雉和审食其也许都有错,但谁又能说自己绝无过失?我们不应急于评判,而要宽容理解他们的人性弱点。历史既成,后人唯有汲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