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反制后,美国商务部悄悄修改文件,不再封杀华为芯片。 美国商务部似乎悄悄撤回了针对华为芯片的“全球封杀令”。图1是文件中的旧说法,毫不掩饰地祭出了长臂管辖,对华为芯片在全球穷追猛打。图2则是他们在原文上悄悄做出了修改后的说辞,不再提违法,只说要提醒各国,用华为芯片有风险。 显然,文件措辞由“全球违法”转变为“提醒风险”,是极为明显的降级。这一调整源于5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其中原条款明确宣称“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但在中国商务部5月15日、19日两次严正交涉后,美方不得不将表述软化,承认华为昇腾芯片属于“中国先进计算机芯片”,仅保留“风险提示”措辞。 中方的反制压力在关键时刻显现。5月15日商务部例行发布会明确指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是“典型的单边霸凌行径”,并强调“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权益”。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更直接点名批评:“美方企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这些表态释放的信号清晰——中国不会坐视核心产业被“卡脖子”。 值得玩味的是,美方调整政策的时间点正值中美经贸博弈的关键期。5月12日双方刚在日内瓦达成互降关税共识,美国却在次日突然加码芯片管制,试图在科技领域维持优势。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引发中方强烈不满,商务部在5月19日回应中特别强调,美方行为“严重破坏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迫于压力,美国最终选择在措辞上让步,以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 更具说服力的是华为芯片的技术突破。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AI芯片进口量暴跌60%,而华为昇腾芯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8%,其昇腾910C性能与英伟达H100相当,今年出货量预计突破70万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已与华为签署算力合作协议,全球市场对中国芯片的认可度正在提升。这种技术进步让美国的“封杀令”显得愈发苍白——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言:“华为在计算技术领域的能力,强得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美方的退让并非终点。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仍在考虑将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技术战的阴云并未完全消散。中国对此早有准备:2024年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2025年启动的数据监控系统,以及各地产业基金的设立,都在为长期博弈筑牢根基。 当美国工程师开始研究华为昇腾芯片的智能架构时,这场科技博弈的本质已悄然改变。从“禁令”到“风险提示”,表面是措辞调整,实则是中国科技实力提升带来的战略被动。你认为美国此举是战略调整还是迫于压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威胁反制后,美国商务部悄悄修改文件,不再封杀华为芯片。 美国商务部似乎
秦强动漫
2025-05-22 10:46:0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