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月19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改口,说愿意用"任何方式"和俄罗斯谈判,还特意感谢梵蒂冈愿意当"和事佬",要知道,俄乌开打这两年多,泽连斯基一直嘴硬,甚至立法规定"不和俄罗斯谈",今年还嚷嚷"俄军不先停火30天就没得聊",结果现在态度180度大转弯,到底咋回事?
俄乌打了两年多,最近俄军在顿涅茨克那边推进得挺猛,把乌军的后勤补给线都切断了。前线的乌军缺子弹缺炮弹,连基本的防弹衣和头盔都不够用,更别说先进武器了。
而俄军刚搞完红场阅兵,士气正旺,各种先进装备不断往战场上送。乌军呢,只能靠无人机袭扰,根本扭转不了败局。
就说5月15号到16号这一天,俄军就击毁拦截了65架乌克兰无人机,乌军虽说宣称击落73架,但剩下的无人机还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小损失。
这种消耗战对乌军太不利了,没有西方的弹药支援,他们的无人机很快就没战斗力了。
更惨的是,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控制区全丢了,战略上陷入溃败。战场上这么被动,泽连斯基能不着急吗?再打下去,说不定丢的地盘更多,他能不考虑谈判吗?
而且,国内的情况也不乐观。战争打了这么久,乌克兰的经济早就撑不住了。基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国内GDP缩水了45%。
兵源也枯竭了,政府只能把征兵年龄降到17岁,还得征召女兵。老百姓早就厌战了,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从战争初期的91%暴跌到42%。
国内反战声音越来越大,泽连斯基要是再硬挺着不谈判,估计位子都坐不稳了。
还有,乌克兰还得面对俄罗斯的贸易打压。俄罗斯把所有乌克兰进口商品都列入潜在风险清单,导致乌克兰对俄出口全面停滞。这对本来就脆弱的乌克兰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泽连斯基得考虑国内的稳定,再这么打下去,国家都要垮了,他能不改变态度吗?
国际调解的努力也起到了作用。梵蒂冈一直想当“和事佬”,教皇利奥十四世主动提出让梵蒂冈成为俄乌谈判的地点。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在积极推动。特朗普跟普京通完电话后,也促成了俄乌重启谈判。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以前就差点让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现在又成了谈判的地方。
这些外部因素给泽连斯基提供了台阶下,他可以借着国际调解的名义,缓和跟俄罗斯的关系,避免显得自己是单方面示弱。而且,普京提出“无条件和谈”,把选择权交给泽连斯基。
要是乌克兰同意谈判,可能就得接受现实,比如承认俄占区现状;要是不谈,责任全在乌方,俄罗斯就能继续塑造“和平被拒”的形象。泽连斯基权衡了一下,觉得还是谈谈吧,至少能争取点时间。
俄罗斯的策略也很高明。普京一边在战场上施压,一边在谈判桌上提出严苛条件。在土耳其的谈判中,俄方要求乌军从顿巴斯地区全部撤军,把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四个州交给俄罗斯。
这四个州可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和农业产区,没了它们,乌克兰经济就瘫痪了。普京还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不能加入北约,也不能向俄方索要战争赔偿。
泽连斯基虽说拒绝了这些条件,但俄方态度强硬,说“战争和谈判可以同时进行”,就是要继续施压。泽连斯基知道,再这么耗下去,对乌克兰没好处,只能先谈谈看。
美国的角色也很关键。特朗普上台后,一心想尽快结束俄乌战争,不想美国再陷进去。他逼着泽连斯基谈判,还推动美乌签署矿产协议,想从乌克兰的稀土、锂矿等战略资源中获利。泽连斯基没办法,只能妥协。
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也是想在国际上跟俄罗斯做交易,比如能源合作。要是谈判失败,还能把责任推给欧盟,说他们不够配合。泽连斯基在这种压力下,只能改变态度。
总的来说,泽连斯基态度大转弯,是战场形势恶化、西方援助减少、国内压力增大、国际调解推动、俄罗斯策略高明以及美国施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这也是没办法,再打下去,乌克兰真的要撑不住了。
虽说谈判的路还很长,双方的根本矛盾也没解决,但至少现在坐到了一张桌子上,这也算是个突破吧。不过,乌克兰的未来还是很艰难,能不能在谈判中争取到有利条件,还得看各方的博弈。咱就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