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改革开放只有中国能成功,就因为毛主席多做了一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进

漫聊小知识 2025-05-21 16:19:38

为什么世界上改革开放只有中国能成功,就因为毛主席多做了一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进行过改革开放,但其中能顺利进行下去,并且取得出色成就的唯有中国,有人说这跟毛主席当初的一个决策有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西方列强能在短短几十年里把咱们甩下一大截,靠的就是工业革命。蒸汽机一冒黑烟,工厂里机器一转,整个国家就像装上了火箭推进器。   毛主席看透了这一点,咬咬牙做了个决定:必须优先发展工业,把咱们农业国的底子彻底翻过来。   1949年刚建国的时候,中国穷到啥地步?全国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造不出来,连铁钉、火柴都得叫“洋钉”“洋火”。   毛主席知道,要想挺直腰杆,就得有自己的工业。他带着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搞了个“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苏联帮忙建的156个项目,像鞍山钢铁厂、长春汽车厂,那都是新中国工业的种子。   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六大工业国。钢产量从1949年的15万吨涨到3180万吨,原油从几乎空白到年产1亿吨,还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卫星。   更关键的是,全国建了20多万公里铁路、100多万公里公路,西南山区都通了火车,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些家底,就像给改革开放备好了“弹药库”。   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想搞工业,可他们路子走偏了。苏联光盯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没人管,商店里连面包都买不到,老百姓怨声载道。   东欧国家跟着学,结果经济结构畸形,最后被西方“和平演变”,政权都垮了。拉美国家更惨,他们靠借外债发展工业,结果掉进债务陷阱,1980年代GDP倒退8%,工厂倒闭、穷人上街抗议,整个国家乱成一锅粥。   这些国家有个共同点:工业基础没打好,就急着搞市场化、私有化。就像盖房子,地基没夯实就往上砌砖,最后只能塌。   毛主席打下工业基础后,改革开放的步子就好迈了。1978年邓小平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种地有了积极性,粮食产量蹭蹭涨,农村一下子解放出两亿劳动力。   这些人干啥去了?正好填补毛主席时代建的工厂缺的人手。乡镇企业趁机冒出来,1980年代全国冒出1500万家,生产衣服、鞋子、小电器,这些产品后来成了出口创汇的主力。   特区政策更是神来之笔。深圳挨着香港,原本是个小渔村,但毛主席时代建的广深铁路、广州造船厂,让深圳有了承接外资的基础。   香港商人带着资金和技术过来,利用内地的厂房和工人,很快把深圳变成了“世界工厂”。要是没有之前的工业底子,就算政策再好,外资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有人说,改革开放不就是学西方搞市场经济吗?错了!没有毛主席时代的工业体系,学也学不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把国企全卖了,结果重工业垮了,只能靠卖石油天然气过日子。   咱们不一样,国企虽然也改革,但关系国计民生的钢铁、能源、交通始终攥在手里,这就好比大树的根还在,枝叶怎么长都不怕。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时代培养了几千万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这些人成了外资企业的“种子”。   比如深圳的电子厂,技术骨干大多是从内地国营工厂调过来的。要是没有这批人,外资来了也招不到会用机器的工人。   看看今天的中国,高铁、5G、航天这些高科技产业为啥能领先?都是因为有毛主席时代打下的工业基础。   就说航天吧,197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时,咱们连计算机都没有,全靠工程师用算盘算出轨道参数。现在长征火箭用的材料、技术,很多都是当年积累下来的。   再看农业,毛主席搞的水利工程,像三门峡、红旗渠,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成功,离不开这些现成的灌溉设施。   要是没有之前的投入,农民就算分到地,遇到干旱还是得饿肚子。   现在网上有人说,改革开放的成功全靠“摸着石头过河”,跟毛主席没关系。   这种话听听就算了。要是没有1949-1976年的工业化,中国可能还像印度一样,空有10亿人口却造不出像样的工业品,永远在全球产业链底层打转。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毛主席当年没优先发展工业,直接搞改革开放,中国会不会走上拉美那种“依附型经济”的老路?这或许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战略的形成》

0 阅读:567

评论列表

笑看天下

笑看天下

6
2025-05-21 20:29

良心话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1
2025-05-22 06:47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