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ICC)最近有点慌,原本针对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审前程序关键截止日期,突然提出要延长,理由是对证人安全和程序公平的严重担忧。
这事儿得从杜特尔特的 “禁毒战争” 说起,杜特尔特在任期间,为打击毒品犯罪搞了场 “铁腕行动”,结果导致大量人员死亡,被指控犯有反人类罪。
2021 年,ICC 对他展开调查,可菲律宾早在 2019 年就退出了 ICC,明确不承认法院管辖权,但法院仍在 2025 年 3 月硬着头皮启动预审程序,罪名“反人类罪中的系统性谋杀”。
按说 ICC 这程序走得好好的,咋突然要延期呢?问题就出在证人安全和证据上。
根据 ICC 公布的证人名单,关键证人包括曾指认杜特尔特下令杀戮的达沃敢死队前成员马托巴托,还有被杜特尔特送进监狱的前参议员德利马等人。
可这些证人现在日子不好过,菲律宾国内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势力依然很大,2025 年中期选举后,杜特尔特阵营在参议院大胜,这让证人压力山大。
ICC 虽说搞了个证人保护机制,又是开网站收线索,又是允许匿名作证,但在杜特尔特势力盘根错节的菲律宾,这保护跟纸糊的没啥区别。
更要命的是,菲律宾政府压根不搭理 ICC,ICC 要调查,得菲律宾司法系统配合才行,可菲律宾最高法院直接甩脸子:没门儿,这是干涉内政! 这程序合法性就打了个大问号。
而且,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还出招儿,要求撤换两名法官,理由是“法官偏见”,再加上 ICC 负责此案的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基本“停职”,调查进度一下子就卡壳了。
证据方面更是漏洞百出,ICC 指控杜特尔特的主要证据是人权组织的报告和证人嘴说的证词,但这些证据很多都是间接的,缺直接的 “实锤”,比如,关于 “法外处决” 的指控,大部分是证人讲的故事,缺乏尸体解剖报告、现场录像这些硬货。
ICC 现在是骑虎难下,一方面,证人安全没保障,程序公平性被质疑;另一方面,证据稀碎,调查根本推进不了。
要是硬着头皮接着审,万一证人翻供或者证据被推翻,ICC 的脸可就丢光了,所以,延长截止日期成了唯一的 “遮羞布”。
可这一延,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毕竟,ICC 的案子平均得耗 8 年,杜特尔特都 80 岁了。
说到底,ICC 这出戏从一开始就不占理,杜特尔特的 “禁毒战争” 确实有争议,但 ICC 在菲律宾退出条约后还强行介入,说白了就是想搞政治操弄,再加上调查过程中证人安全没保障,证据又稀碎,现在想延期都难堵悠悠众口。
杜特尔特能不能被定罪不好说,但 ICC 的尴尬处境,怕是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