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6岁的孔令侃被人发现,死在纽约的公寓中,而他的手里,还死死捏着一张照片。
1987年,美国圣巴巴拉一栋能看见大海的别墅里,病床上的孔令侃气息越来越弱。医生说他时间不多了。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旧照片,那是穿着旗袍、笑容温柔的白兰花,他的妻子,几年前已经离开了人世。
护工想拿走照片,孔令侃用尽力气阻止。三天后,他孤零零地走了,76岁。手里还紧紧抓着那张照片,没留下一分钱遗产,也没有孩子。这个曾经被人称为“民国第一纨绔”的人,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人生。
孔令侃的出身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也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孔祥熙,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家的掌门人,后来当了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和行政院长。母亲宋霭龄,是宋氏三姐妹之一,蒋介石的大姨子。
小时候的孔令侃被家里人宠坏了。家里有很多仆人,都听他的。12岁的时候,他就有了第一辆私家车,房间里堆满了进口玩具。他很任性,曾经因为贪玩打碎了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但没人敢责怪他。宋霭龄对这个儿子百依百顺,孔祥熙则忙于工作,很少管教他。
1930年,19岁的孔令侃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在学校里,他很快结交了一群有权有势的朋友。他经常逃课,偶尔去上课,也会在教室后面批阅他父亲的文件。老师没办法,同学们都很敬畏他。就连杜月笙见到他,也会开玩笑地叫他“小霸王”。
孔令侃最让人诟病的事情,就是开着豪车在街上乱闯。当时上海滩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讽刺他说:“爸爸在朝当宰相,哥哥出国留洋,妈妈每日逛商场,人人称我小霸王。”
1936年,孔令侃在香港私自设立电台,播放不合适的政治内容,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孔祥熙知道后很生气,但碍于面子,没有公开批评他。这种事情在孔令侃年轻的时候经常发生。
1937年,孔令侃遇到了白兰花,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白兰花原名魏兰英,比孔令侃大17岁。她出身很普通,以前是上海青楼的女子,后来成了实业家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的小妾。盛升颐去世后,白兰花靠着自己的聪明和魅力,在上海的上流社会站稳了脚跟。她经常陪宋霭龄打麻将,因此认识了孔令侃。
第一次见到白兰花,孔令侃就被她吸引住了。白兰花见多识广,谈吐不凡,举止优雅,和那些只会奉承人的交际花完全不一样。他们从聊天到互生好感,很快就相爱了。
这段感情遭到了孔家的强烈反对。宋霭龄责骂白兰花“勾引”自己的儿子,孔祥熙则威胁要断绝关系。在民国上流社会的人看来,孔令侃如果和白兰花结婚,简直是自毁前程。
1939年初,孔令侃和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有一次家庭聚会上,宋霭龄当众羞辱白兰花,说她“不配做孔家的媳妇”。孔令侃非常生气,直接离开了,和父母断绝了关系。
两个星期后,他秘密安排白兰花去了香港,自己也以“考察”为理由出国,两人在香港见面,然后去了马尼拉结婚。这个消息传回上海,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公报》用“孔氏长子叛逃”作为标题报道这件事。蒋介石亲自出面调解,但孔令侃坚决不让步。孔祥熙最终宣布:孔令侃不再是孔家人。
从此,孔令侃的生活彻底改变了。白兰花虽然年纪大,但处事圆滑,她劝说孔令侃改掉纨绔子弟的习气,专心做生意。在马尼拉,孔令侃尝试自己创业,建立了第一个商业网络。抗战期间,他利用家族的影响力,做军火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白兰花成了他的贤内助,帮他处理社交关系,规划商业布局。
1949年后,孔令侃把资产转移到了美国,又在香港成立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白兰花常住在香港,负责亚洲的业务。他们虽然没有孩子,却相伴了五十多年。孔令侃在香港香炉山买了一栋别墅,专门登记在白兰花的名下,以此来表达他对这段婚姻的重视。
白兰花对孔令侃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她的影响下,曾经的“小霸王”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人。白兰花懂得控制孔令侃的奢侈习惯,鼓励他在事业上寻找成就感。她或许是唯一一个不把孔令侃看作是“宋孔联姻的产物”,而是欣赏他本身的才华和潜力的人。
1980年代初,白兰花因病在香港去世,孔令侃非常伤心,把生意交给亲信打理,自己长期居住在美国。他把白兰花的照片随身携带,每天晚上都会翻看两人年轻时的合影。据家里的仆人回忆,孔令侃经常对着照片自言自语,好像白兰花还在他身边一样。
从南京的权贵之子到美国的孤独老人,孔令侃经历了民国的繁华和衰落,亲眼见证了时代的巨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紧紧抓住那张已经发黄的照片——不是父亲的政治遗产,不是母亲的家族荣耀,而是那个曾经被世人轻视,却给予了他真爱的女人。圣巴巴拉的海风轻轻吹拂,带走了孔令侃的最后一口气,照片里,白兰花依然微笑着。
纵观孔令侃的一生,究竟是时代造就了他,还是他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人生道路? 如果他没有遇到白兰花,他的人生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