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是!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4月3日,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5-20 14:52:13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是!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4月3日,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

各位看官老爷,先赞后看,年入百万!

2025年4月3日,日本对中国实施了一次精准狙击,23种半导体关键材料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些材料看似普通,实则是芯片制造的命脉。

就拿光刻胶来说,它的纯度要求达到了令人咋舌的"九个九"(99.999999999%),价格比黄金还贵,而且保质期仅有6个月,日本企业在这个领域可谓"手握王牌",JSR、信越化学和东京应化工三家企业就占据了全球85%的市场份额。

但这次制裁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预演",早在2019年7月,日本就已经对韩国实施过类似的出口管制,当时引发了韩国民众的强烈抗议和抵制日货运动,这次对中国出手,某种程度上是日本试图复制对韩制裁的"成功经验"。

然而,他们错误估计了中国的反制能力和技术追赶速度。

首先是稀土反制这张王牌,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中国掌握着日本汽车、电子产业命脉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当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时,日本企业很快就尝到了苦头。

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速度,以江丰电子为例,这家由海归团队创立的企业,从2005年开始在靶材领域艰苦攻关,到2024年已经成功打入中芯国际的供应链,年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北京科华和上海新阳在光刻胶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193nm和KrF光刻胶,打破了国外垄断。

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达64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00亿美元,虽然日本企业仍在12个关键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50%,但这个格局正在被打破。

有意思的是,这场制裁反而加速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中国企业从"跟跑者"快速转变为"并跑者",在某些领域甚至开始"领跑",比如贵州磷化集团开创性地从磷矿中回收氟资源生产无水氟化氢的技术,不仅解决了国内需求,还具备了出口能力。

更深层次来看,这场博弈揭示了全球科技产业链的脆弱性,当产业链过度集中在少数国家手中时,任何地缘政治冲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供应链的多元化和本土化。

这场始于制裁的较量,最终可能演变成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在科技领域,封锁永远不是终点,创新才是王道。

0 阅读:2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