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是否“服软”?竟开始提及两岸“融合”议题。自大陆首次将“精准打击”策略纳入

岁月浅笑的时光旅 2025-05-20 14:48:56

赖清德是否“服软”?竟开始提及两岸“融合”议题。自大陆首次将“精准打击”策略纳入统一法律框架后,赖清德似乎收敛了许多,昔日的嚣张气焰不再。 近期,赖清德抛出了一项名为“两岸伙伴论”的观点,大意是将当前的两岸关系比作“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商业合作”。然而,这不过是赖清德的老调重弹,换汤不换药。 表面上看,他似乎有意探讨合作,实则是在为“台独”主张披上新的外衣继续兜售。赖清德声称:“大陆如同大型企业,台湾则是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不应直接吞并小型企业,应让台湾先提出合作条件。” 这一比喻实则偷换了三个核心概念:一是将“统一”曲解为“企业并购”,从而掩盖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二是将两岸关系暗喻为“两个平等的商业实体”,变相鼓吹“两国论”;三是将2300万台湾同胞的意愿比作“股东投票”,歪曲了民意的真实表达。 有趣的是,在赖清德提出“两岸伙伴论”之前,大陆早已将针对“台独”顽固分子的“精准打击”策略明确写入法律文件。这一立法举措如同为台海局势安装了定时器,让赖清德等“台独”分子如同被瞄准的靶心。从李登辉到蔡英文,“台独”头目们终将明白,分裂国家的行为将永远被历史所唾弃。 然而,民进党等岛内势力依然执迷不悟,与大陆唱反调,甚至勾结外部势力谋求“独立”,不惜将台湾推向战争的深渊。 赖清德此次“故弄玄虚”地提出“两岸伙伴论”,竟让不少人误以为他认输了!实际上,他虽有所收敛,但发表这一“伙伴论”却另有图谋。 首先,赖清德试图转移岛内经济困境的注意力。台湾每年从大陆获得的收益足以支撑其数月的GDP。然而,为了向美国示好,他强行推动“脱中入美”,导致半导体产业被美国掠夺。如今岛内经济萎靡不振,他便换个说法假装“寻求合作”,实则掩盖自己经济政策的失败。 其次,在中美贸易关系敏感之际,美国暗示“和平统一有利于经贸合作”,赖清德便迅速抛出“伙伴论”与美国战略相呼应。 最后,根据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已跌破30%,岛内78%的青年认为两岸终将统一。他此时“示弱”不过是想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罢了! 赖清德的想法太过天真!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自1945年起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企业并购”的法律基础。此外,大陆的GDP是台湾的23倍,军费开支是台湾的16倍。按照“商业逻辑”,小型企业早已被市场淘汰,哪有资格与大型企业谈条件? 赖清德的这套说辞漏洞百出,他既想从大陆获取经济利益,又想搞分裂活动。这种“既当又立”的行为连国民党都感到不满。说到底,台湾的未来不是一场生意,而是家的归属和民族的团结问题。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岁月浅笑的时光旅

岁月浅笑的时光旅

岁月浅笑的时光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