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此一役,会回去好好沉淀吗? 说实话,印度不能承认失败,如果承认失败,莫迪的政治前途就完了。莫迪出身低种姓达利特,最初只是在火车站卖茶叶蛋的。他能上位的前一半原因,是他确实有能力。但种姓制的大环境下,光有能力是不行的。就算一时爬上去,也会受到高种姓贵族集团的排挤。 所以啊,他根本不敢承认失败,尤其是在 “印度教民族主义” 这张保命符面前 —— 这不是简单的政治策略,而是他在种姓制度里突围的 “独家密码”。 先说莫迪的起家路。他出身达利特,放印度种姓金字塔里,连给高种姓递鞋的资格都够呛。早年在火车站卖茶叶蛋时,估计连想都不敢想能当总理。但印度有个 BUG:宗教地位能打破种姓天花板。你不是嫌弃我出身低吗?我直接绑定 “神选剧本”—— 加入印度教右翼组织 “国民志愿服务团”,跟着搞 “圣战” 叙事,把自己包装成 “毗湿奴在人间的代言人”。这招绝就绝在,高种姓贵族就算心里瞧不上,也不敢公开反对 “神的旨意”。后来跟北方邦宗教领袖约吉・阿迪亚纳斯搞 “政神联盟”,更是把这套玩法升级了:约吉用神权给他站台,说他是 “印度教复兴的救世主”;他用政府资源给约吉扩建寺庙、搞全国宗教大会。一来二去,形成了个闭环:宗教合法性撑住政权,政权反哺宗教资源,资源再抬升宗教权威。现在印度老百姓看莫迪,跟看 “活佛” 似的,这时候要是承认军事失败,相当于砸自己的 “神坛”,能行吗? 再说这次 “失利” 后的操作。换别的国家,吃了败仗可能要整军备战、找问题根源,但莫迪不这么干 —— 他直接启动 “宗教滤镜” 模式。你说前线吃瘪了?不,这是 “神对信徒的考验”,跟《摩诃婆罗多》里阿周那战前迷茫一个道理,挺过去就是史诗级胜利。国内反对声?直接扣 “反印度教” 帽子。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瓦克夫法案》修正案,明着是调整穆斯林宗教资产,实际就是把水搅浑:谁反对谁就是 “通敌”,把军事问题转化成 “信众纯洁性” 问题。媒体也配合,天天播他去寺庙祈福、给士兵发 “圣灰” 的画面,老百姓看着就觉得:“总理有神灵护体,败仗肯定是暂时的,跟着他干就对了。” 高种姓集团啥态度呢?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早憋着火。你想啊,以前政府部门、大企业全是他们的人,现在冒出个低种姓总理,还带着一堆 “草根亲信” 分蛋糕,能不膈应吗?但他们不敢硬刚,为啥?80% 的选民信印度教,谁要是公开质疑莫迪的 “神选身份”,等于跟全国教徒作对,选票先没了。那咋办?玩阴的。比如控制主流媒体,把失败消息淡化处理,全换成 “精神胜利” 的报道;在官僚体系里搞拖延症,莫迪想推进的改革,到他们手里就 “卡壳”。2015 年古吉拉特邦帕特尔人抗议就是例子,高种姓借着经济利益受损闹事,逼得莫迪不得不让步给政策倾斜。这说明啥?高种姓虽然不直接掀桌子,但一直在用 “软钉子” 消耗莫迪的精力,让他根本没心思真正 “卧薪尝胆”—— 忙着应付内部斗争呢,哪有功夫搞军事复盘? 最关键的是,莫迪的政治合法性全绑在 “宗教叙事” 上,这玩意儿容不得半点失败。你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搞 “新沙皇” 神话,最后咋样?神话破灭了政权跟着晃。莫迪要是承认这次失利,相当于告诉信徒:“你们拜的‘神选之人’其实会犯错”,那他靠种姓逆袭攒的那点威望就全崩了。所以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继续煽动宗教情绪,把国内矛盾引到外部,比如拿克什米尔问题挑事,或者在边境搞小动作。反正对老百姓来说,“有没有进步” 不重要,“有没有跟着神选领袖战斗” 才重要。 说白了,印度现在的情况就像一场大型 “宗教舞台剧”,莫迪是导演兼主演,高种姓集团是台下阴阳怪气的观众,老百姓是买账的粉丝。你问会不会卧薪尝胆?对不起,剧本里没这桥段 —— 胜利是神的旨意,失败是暂时考验,反正不能承认 “演砸了”。真要反思改革?等哪天宗教狂热退烧了,或者经济差到老百姓连香火钱都掏不起了,再说吧。但就目前这架势,“神选剧本” 还能唱很久,卧薪尝胆?先让 “神” 答应再说。
印度经此一役,会回去好好沉淀吗? 说实话,印度不能承认失败,如果承认失败,莫
菲菲谈国际
2025-05-20 12:17: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