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一考生拒绝保送清华,班主任说他狂妄,学生说他自大,为了心中目标他做出疯狂的事情,在高考冲刺时他请假回家,不出意料没有考上。可是很快他却成为整个福建的骄傲! 1991年,福建厦门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这个叫李拓远的男孩在十岁那年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变故——父母在激烈争吵后选择离婚。 母亲带着他挤进狭小的出租屋,白天忙着在中学教英语,晚上批改作业到深夜。缺少父母陪伴的少年开始逃课、打架,初中时成绩跌到班级倒数,母亲实在管不住这个叛逆的儿子,只能把他送到乡下外公家。 退休老教师的外公没逼着外孙读书,爷孙俩住在老宅子里,白天上山摘野果,晚上守着煤油灯读《三国演义》。外公把书里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让少年听得入神。 阁楼上积灰的旧书被翻出来,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的故事,邓稼先在戈壁滩搞科研的坚持,像春雨般浸润着少年的心,半年后,李拓远主动翻开了初中课本。 初三那年,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考进了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中教学楼走廊贴着历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照片,李拓远每次经过都要驻足。 但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他在图书馆翻到的一本发黄的《耶鲁大学校史》,书页里夹着张泛黄的剪报,写着“福建尚无本科生直录耶鲁”的字样。 2008年,高三教室里突然爆发出欢呼,班主任举着清华大学保送通知书冲进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教室后排。18岁的李拓远站起来时,校服袖口还沾着昨夜背单词时打翻的咖啡渍。 “老师,我想考耶鲁。”这句话让整个教室鸦雀无声,窗外的木棉花正开得火红,教务处主任桌上的茶杯却凉了三次——从校长到年级组长,没人能劝动这个倔强的学生。 请长假回家的日子,李拓远在卧室墙上贴满单词卡,清晨五点背托福词汇,上午做SAT数学题,下午练英语听力,深夜整理错题本。母亲发现儿子两个月用完了37支中性笔,草稿纸堆起来有半人高。 有次凌晨起夜,看见儿子房间亮着灯,走近才发现他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右手还紧紧攥着划满重点的《美国大学申请指南》。 那年夏天格外漫长,当同学们捧着高考志愿表纠结时,李拓远收到了印着耶鲁盾形校徽的快递。信封里除了录取通知,还有每年5.3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这个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从厦门教育局传到省政府办公厅——建校307年的耶鲁大学,第一次向福建高中生敞开大门。 4年后,戴着方顶帽的毕业生走出耶鲁校园,李拓远在华尔街投行拿到百万年薪,却在两年后辞职回国。他在北京中关村租了间办公室,带着五个人的小团队开发教育APP。 2019年,这个曾经的“狂妄考生”登上福布斯中国精英榜,公司估值突破十亿。如今走进他的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外公留下的毛笔字:“书山有路勤为径”。 信源:中国网三农——2008年,福建一考生拒绝保送清华,这个决定让他的班主任极为愤怒,并称其为“狂妄之徒”。然而,结局竟出乎所有人意料!
2008年,福建一考生拒绝保送清华,班主任说他狂妄,学生说他自大,为了心中目标他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5-20 02:14: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