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赫鲁晓夫能爬上去,斯大林确实是他的“伯乐”,三十年代,赫鲁晓夫还在乌克兰当个地方干部,凭着在大清洗里那股子“出色”的狠劲,入了斯大林的眼。 斯大林看中的,就是他办事果断、下手够狠,于是赫鲁晓夫一路从地方被提拔到了中央,他也懂规矩,投桃报李,公开场合从不缺对斯大林的赞美。 据说,一次开会,他十几分钟的发言,捧了斯大林二十多次,“全人类的太阳”这种话张口就来。 正是这种近乎谄媚的忠诚,让他坐稳了乌克兰第一书记的位子,成了斯大林跟前儿的红人。不过,谁能想到,麻烦就出在了他家里,具体说,是他儿子列昂尼德身上。 列昂尼德是赫鲁晓夫的长子,从小娇生惯养,性格张扬跋,仗着老爹的权势,他活得那叫一个随心所欲。 即使到了军队,也跟脱缰的野马似的,没人管得了,到处惹祸,第一次让赫鲁晓夫不得不低头求斯大林的,是列昂尼德酒后闯的大祸。 一次战后军官聚会,列昂尼德跟战友们喝高了,大家起哄让他表演枪法。结果,醉醺醺的列昂尼德一枪走火,把战友瓦西里给打死了。 这在纪律严明的苏军里可是死罪,赫鲁晓夫急疯了,连夜从前线赶回莫斯科。 为了保住儿子的命,这位后来的苏联一把手,在斯大林办公室里,据说从门口一路跪爬到斯大林脚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斯大林可能是看在他往日的功劳和忠心上,最后松了口,把列昂尼德改判发配到最危险的北方前线,让他“戴罪立功”。 赫鲁晓夫为了儿子能更容易立功,还特地把他安排进了前景看好的歼击机部队。 这一次,赫鲁晓夫的卑微似乎起了作用,可老天爷的考验还没完。 列昂尼德到了前线,并没像他爹想的那样改过自新,1943年,在库尔斯克战场上,他开的飞机倒霉,连人带机被德国人俘虏了。 这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哪受得了这个,德国人还没怎么用刑,他就怂了,为了少吃苦头,几乎是有求必应。 他不仅投降,还配合对方搞宣传,签了反苏声明,甚至在德国电台公开讲话,话里话外还敢挑衅和嘲讽斯大林。 这在战时,简直是把苏联的脸丢到了全世界,影响极其恶劣。斯大林知道后马上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把列昂尼德弄回来,押回莫斯科审判。 赫鲁晓夫心里清楚,儿子这次是彻底栽了,一旦上了审判台,投敌叛国的罪名板上钉钉。为了不让儿子受审,他又一次放下身段去找斯大林求情。可斯大林觉得,列昂尼德的机会已经用完了。 面对赫鲁晓夫的苦苦哀求,斯大林冷冰冰地回了句:“你要是为儿子求情,我可帮不上什么忙。”赫鲁晓夫彻底绝望,也顾不上脸面了,当场在斯大林办公室里撒泼打滚,跪地不起,想用这种方式逼斯大林松口。 最后,斯大林叫来警卫,把失态的赫鲁晓夫强行拖了出去,这事传出去,赫鲁晓夫颜面扫地。他甚至想通过开会讨论来施压,斯大林大概是想让他彻底死心,居然同意了。 结果,在那场后来被看作笑话的会议上,各路人马轮番上阵,痛批列昂尼德的叛国行为,赫鲁晓夫在一片声讨中脸都白了。 到头来,赫鲁晓夫想尽了办法,丢尽了脸面,也没能把儿子从枪口下救回来。列昂尼德因投敌叛国罪被判处枪决。 1943年,斯大林签了那份处决令,据说,斯大林唯一的“开恩”,是允许赫鲁晓夫在刑场外看了儿子最后一眼。 当55岁的赫鲁晓夫看到儿子冰冷的尸体时,心里的不甘和悲愤,一下子变成了刻骨的仇恨。他觉得自己为国家付出这么多,怎么连儿子的命都保不住?这奇耻大辱和丧子之痛,像烙印一样刻在了他心上。 从那一刻起,复仇的念头就在他心里悄悄埋下了,只等时机一到,就会窜出来。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一步步爬上了权力顶峰。 他隐忍多年的屈辱和怒火终于找到了出口,他开始系统地清算斯大林,把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神”拉下神坛,骂他是“独裁者”,还揭露了斯大林时期大量的冤假错案。 斯大林的遗体被从列宁墓移走,全国各地的斯大林雕像被推倒,他生前的一切荣耀,几乎都被赫鲁晓夫亲手撕了个粉碎。 更讽刺的是,赫鲁晓夫还亲自给儿子列昂尼德平反,追认他为“卫国战争烈士”,好像那个曾经的俘虏和叛徒压根儿就没存在过一样。 信息来源:赫鲁晓夫为何揭批斯大林个人崇拜:为赫氏儿子报仇——人民网
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
平南
2025-05-19 20:01:35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