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远在台湾的蒋介石,突然托人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心中希望周总理能帮

时说历史 2025-05-19 15:18:01

1965年5月,远在台湾的蒋介石,突然托人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心中希望周总理能帮个忙,将一个女人送到台湾!

同是姓蒋,可以猜到这个叫蒋妙月的女人,一定和蒋家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蒋介石应该叫她一声舅母。

其实她和蒋介石还有一层特殊关系,蒋父一生结过三次婚,三任妻子的老家都在溪口一带,第三任妻子生下了蒋介石。蒋妙月的祖籍也是溪口,和这几个女人算是同族。

蒋父在萧王庙有一个同族兄弟,蒋介石要喊他一声舅父,蒋妙月就嫁给了这个人。所以,她同时与蒋介石的父系、母系都有联系,可以说关系匪浅。

1913年的时候,袁世凯企图重新恢复帝制,遭到了全国上下的激烈声讨,很快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讨袁战争。讨袁司令部命蒋介石前往93团,组织起义活动,结果活动失败了,蒋介石也成了通缉犯,开始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那段时间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后来还差点在萧王庙被抓住,幸好蒋妙月机智,用了些手段让他从中脱困。蒋介石知道自己在国内待不下去了,准备先去日本避避风头,但苦于囊中羞涩,迟迟未能成行。

蒋妙月知道他的困难后,二话不说把家里的20多亩田地全部卖了,换来的钱都给了蒋介石做路费。后来,蒋介石顺利逃到了日本,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1年后局势变化,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的命令回国,又开始组织反对袁世凯的活动。谁知屡战屡败,这次的行动还是不顺利,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蒋介石又只好跑到了日本。1915年,历史再次重演,但这次他没跑了,留在闽粤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国民党站稳脚跟,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后,蒋介石并没有忘记舅母的恩情,此后多次去萧王庙探望她。

历史上关于蒋妙月的记载不多,解放战争后蒋介石等人逃到了台湾,那个时候蒋妙月已经行动不便,她深思熟虑后放弃了离开的打算,留在老家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60年代的时候,有人到蒋妙月的老家看望她,那时候她已经96岁高龄了,女儿也不在身边,一个人生活很孤独,但身体还算健康,能吃能睡,还可以清楚地回忆起与蒋介石相处的过往。因为她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有人就给周总理写了封信,请求国家对她进行特殊照顾。

这个传递消息的人身份也不简单,他原来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两人关系比较亲近。60年代他恰好回到了萧王庙,这个人的母亲和前文提到的舅父也有血亲关系,算堂兄妹,两家人一直有来往。

后来他跟着蒋介石办事,还经常陪着蒋一起回老家看望蒋妙月等亲戚。所以这次他回乡探望母亲时,也顺道去看了看这些故人。

中央得知消息后,很快就派人到了奉化,把行动不便的老人接到了生活条件较好的上海。蒋介石也和中央沟通,希望能把她接到台湾养老。几经辗转,蒋妙月最终在女婿的陪同下离开了大陆,成为了建国后第一个入台的大陆人。

到达台湾后,蒋介石十分隆重地接待了这位大恩人,老远就从官邸里出来搀扶她。后来,蒋妙月受到了很好的照顾,衣食无忧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蒋介石一生中关系匪浅的女性很多,除了蒋妙月,陈洁如也是一个。陈洁如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是个很有思想的新女性。一次到女友家中做客时,她认识了蒋介石,一见清丽脱俗的陈洁如,蒋介石就不能自持了,开始了疯狂的追求。

但那时蒋介石已经结婚,而陈洁如年纪还小,所以没能成功。几年后陈家发生大变动,家道中落,蒋介石乘虚而入,终于娶到了陈洁如,那一年,她才15岁。

虽然年纪小,但陈洁如很识大体,举手投足都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在社交场合很给蒋介石长脸。如果没有宋美龄,蒋介石也许会和她白头到老。

后来发生了中山舰事件,夫妻二人共同经历了这次叛乱。在此后的很多次行动中,陈洁如都坚定地站在了丈夫身侧,随他南征北战,那时候军队中无人不识陈洁如。

因为身体原因,陈洁如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为此收养了一个女儿。没想到蒋介石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竟然动起了离婚的念头。陈洁如得知消息后痛苦万分,最终她选择了放手,离开了大陆。

去世前她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坦陈这些年深埋心底的话,把所有的委屈都一股脑儿说了出来。蒋介石的无情和冷酷,深深伤害了这个最爱他的女人,对蒋妙月他算仁至义尽,但对陈洁如,他却亏欠甚多。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