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掌控稀土命脉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发现巨量稀土资源,就连一向被认为资源匮乏的日本也存在,最近土耳其甚至仗着自己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矿,想要中国的技术。 说白了,中国稀土这盘棋,下得全世界都坐不住了,想当年咱们守着全球44%的稀土储量,却把这“工业维生素”当成白菜卖。 2000年代那会,氧化镨钕每吨才3万块,西方国家乐呵呵地把稀土运回去造导弹、做芯片,咱们还在为出口创汇沾沾自喜。 直到2010年前后,中国突然收紧稀土出口配额,国际市场立刻炸锅——氧化镝价格从10万美元/吨飙升到190万美元,铽价更是涨到按克卖。 就这样中国一限制出口,全球都知道了稀土的重要性,突然就掀起稀土勘探热,土耳其宣布发现6.94亿吨稀土矿,号称世界第二;日本在南鸟岛海底找到1600万吨稀土,够全球用700年;连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都重启了,仿佛一夜之间,稀土从稀有变成了满大街都是。 可问题来了,这些国家真的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吗?先说土耳其,这个横跨欧亚的国家确实握着一手好牌——稀土储量全球第二,还靠近欧洲市场。 但稀土开采是个技术活,土耳其连最基础的分离提纯都搞不定,今年一月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阿尔帕斯兰·巴伊拉克塔尔表示,土耳其愿意与中国公司在稀土金属领域合作并获得相关技术,但我们并没有理会。 更讽刺的是,土耳其的稀土矿里含有大量钍元素,这东西有放射性,处理不当分分钟变成环境灾难,中国掌握的电动采矿技术(EKM)能把采收率提到95%,还能减少95%的氨氮排放,土耳其要是不低头,恐怕连矿都挖不出来。 再看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突然发现自己有稀土了,按理说该偷着乐吧?结果他们愁得睡不着觉,南鸟岛的稀土藏在6000米深的海底,开采成本高得离谱。 日本“地球号”探测船抽上来的稀土泥,脱水分离都成问题,更别说规模化生产了,更尴尬的是日本每年60%的稀土还得从中国进口,所谓“取代中国”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 美国就更逗了!2010年稀土危机后,他们砸了1.75亿美元重建稀土产业链,结果到2025年,美国稀土加工能力还不到中国的1%。 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倒是复产了,可精炼后的稀土还得运到中国加工,美其名曰战略合作,实则是技术断档15年,连个完整的分离生产线都搭不起来,最绝的是美国军工企业发现,F-35战斗机上的稀土部件根本绕不开中国供应链,就算想替换,成本得增加300%。 有人说,其他国家不是在搞稀土替代技术吗?比如去稀土化电机,可马斯克折腾了五年,特斯拉的永磁电机还是离不开镝和铽,还有人想从电子垃圾里回收稀土,结果发现回收率不到20%,成本比直接买中国稀土还高。 说白了,稀土产业链的中国烙印太深了,从采矿到分离再到深加工,每个环节都得用中国技术、中国设备,就算其他国家把矿挖出来,也得乖乖送到中国来镀金。 中国用二十年时间,从稀土乞丐变成稀土霸主,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对战略资源的清醒认知和全产业链的技术深耕,那些突然发现稀土的国家,与其说是资源幸运儿,不如说是被中国逼急了的临时抱佛脚。
自从中国掌控稀土命脉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发现巨量稀土资源,就连
寂寞吞噬灵魂
2025-05-19 00:33:27
1
阅读:1061
用户10xxx35
发现了、都有稀士、谁都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