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谈判刚结束,中方面向全球发放稀土出口证,一个前提条件却令美方彻底破防。 这次谈判表面上是谈关税、美债这些经济问题,实际上双方在稀土这事儿上较劲呢。美国之前单方面对中国加征了高达145%的关税,想逼中国让步。
结果中国反手就来了招“稀土管制”,4月暂停增持美债,还对钐、镝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让美国半导体、军工、新能源这三大行业库存告急。
谈判的时候,美国代表破天荒地称中国为“合作伙伴”,还承诺下调部分儿童商品关税、暂停对五家中企的技术禁运。
可即便这样,中国在稀土问题上也没松口,联合声明里只说“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压根没提取消稀土出口限制。
谈判刚一结束,中国商务部旋即祭出大招:向全球发放4张稀土磁体出口许可证。这本为好事,不过每张许可证均附一条件:最终用户须承诺稀土不用于军事用途,且不得转售于美国企业。
甚至,中国同步开展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运输、借第三国转口等走私手段。这一系列举措之下,美国若妄图暗度陈仓获取稀土,难矣。
美国为啥这么慌?因为他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太深了。稀土加工涉及18项被中国列为禁止出口的关键技术,从矿石分离到高纯度提炼,美国至少需要5-10年才能掌握。
之前美国还想着和乌克兰合作开发稀土,结果被媒体揭穿,乌克兰的稀土矿藏以轻稀土为主,而且提炼技术完全依赖中国设备,所谓的“协议”就是个政治表演。
美国本土唯一的重稀土来源是加州芒廷帕斯矿,可那里的精炼厂设备铭牌上至今刻着“中国恩菲工程技术公司”字样。
并且,五角大楼曾计划投资12亿美元在澳大利亚建厂,却发现当地环保法规要求的废水处理技术,恰恰是中国企业的专利壁垒。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美国审计署报告显示,即便不计成本投入,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0年,可美军F-47六代机的量产节点定在2028年。
4月中国实施管制后,美国防部被迫启用战略储备,但库存仅够维持18个月。更惨的是,因钇元素短缺,最新批次的雷达组件良品率暴跌至47%。
中国这次向欧洲和越南发放许可证,其实是一招“分化西方阵营”的妙棋。
比如德国大众拿到的钕铁硼磁体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和军工产业链没啥直接关系;越南客户的产品多数流向中国手机厂商,既缓解了欧盟的焦虑,又避免了关键技术外流。
美国这边呢,特朗普在白宫宣称“美国不再受制于人”,可纽约稀土期货市场上,镝价从每公斤850美元跳水至720美元,就因为交易员发现中国许可证覆盖的品类仅占受限总量的18%。
特斯拉为Optimus人形机器人申请的钕磁体许可被搁置两个月,马斯克不得不派工程师赴华“游说”。
这场稀土博弈,说白了就是一场大国间的战略较量。中国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王牌,既维系了全球化形象,又保持了战略威慑。
而美国呢,在稀土供应链上被卡得死死的,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这就像两个人下棋,中国落子精准,美国却只能干着急,想破局还得费老大劲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