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时代的工业体系有多完善?举个例子。在小县城里,当时有水泥厂、氮肥厂、造纸厂、制药厂、机械厂、纺织厂、糖厂、酒厂、皮鞋厂、家俱厂、农机修造厂、汽车修理厂、汽车保养厂、伞厂、棕制品厂、豆腐乳厂、笔杆厂,等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计民生所需的很多东西,这些工厂都能生产出来。 说起毛主席时代的工业体系,那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拿一个小县城来说,里面能有水泥厂、氮肥厂、造纸厂、制药厂、机械厂、纺织厂、糖厂、酒厂、皮鞋厂、家俱厂、农机修造厂、汽车修理厂、汽车保养厂、伞厂、棕制品厂、豆腐乳厂、笔杆厂,等等,大大小小几十个。这些厂子不是随便堆一块儿,而是各司其职,覆盖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再到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比如,水泥厂是盖房子修路的命脉,氮肥厂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解决了农业的大问题。造纸厂管书本纸张,制药厂保人命,机械厂和纺织厂则是工业化的核心,一个造机器,一个织布头,产品还能卖到全国。糖厂、酒厂、皮鞋厂、家俱厂这些,跟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直接挂钩,日子过得踏实。还有农机修造厂、汽车修理厂这些,专门给农业和运输保驾护航。别小看伞厂、豆腐乳厂这种小厂子,地方特色全靠它们撑着。 这些厂子不光数量多,种类全,更厉害的是它们还能互相配合。原材料本地产,加工本地干,产品本地卖,基本不用跑外地要东西。这就跟搭积木似的,每块都有用,还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圈儿。效率高,成本低,这种布局在当时真是下了大功夫。 这套工业体系可不是摆着好看,它实打实撑起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说就业,那时候能在厂子里上班,可是铁饭碗。小县城里几十个厂子,吸纳了多少人?工人们有工资、有房住、看病有保障,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厂子一多,工作机会也多,家家户户都沾光。 再看经济,工厂造的东西不光够本地用,还能卖到外地去,赚外汇。这可不是小数目,国家攒家底全靠这些。加上厂子多了,周边也热闹起来,运输、卖货、服务啥的都跟着一块儿发展,县城里那股子活力,现在想想都带劲儿。 还有技术这块儿,别看是小县城,厂子里也有搞研发的。机器咋改进,产品咋升级,这些都是工人们自己琢磨出来的。厂里还经常搞培训,教技术、教管理,培养了一堆能干的人。这些人后来可没闲着,好多成了改革开放的骨干。 毛主席时代的工业体系,不光当时牛,后来的影响也深得很。首先,它给中国工业化趟出了一条路。那时候没啥经验,全靠自己摸索,建厂、管厂、跑厂,攒了一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后,这些经验没白费,直接拿来用,少走了多少弯路。 再说人,厂子里出来的技术员、管理者,那可是真金白银的人才。改革开放一搞起来,这些人直接上手,成了工业化的中流砥柱。没他们打底,后来的发展哪能那么快? 最后,这体系还留下了硬基础。别看有些厂子后来关了或者改了,但不少老厂经过升级,还在干活儿。比如水泥厂、机械厂这些,经过改造照样能用,成了现代化的根基之一。可以说,毛主席时代的工业布局,是中国后来起飞的底气。 要说这工业体系为啥能这么全、这么牛,有几点得提。首先是国家顶层设计。那时候全国一盘棋,小县城也有任务,工业布局不是瞎来的,而是按需分配,啥缺啥补啥。其次是自力更生。没啥外援,全靠自己干,从挖矿到造机器,一步步硬扛出来的。最后是群众力量大。工人积极性高,干活儿不含糊,再加上政策支持,厂子才能遍地开花。 当然,也不是没问题。有些厂子效率不高,技术跟不上,后来淘汰的也不少。但就当时那条件,能做到这地步,已经够让人服气了。
毛主席时代的工业体系有多完善?举个例子。在小县城里,当时有水泥厂、氮肥厂、造纸厂
周平聊历史
2025-05-16 17:22:34
5
阅读:55206
武汉一把刀
毛主席是为人民老百姓撑腰,真心真意让普通人当家做主的领导人。东方出了个毛泽东[点赞]。
Ccc 回复 05-21 13:19
那时候分配还算平均,所以一个镇也勉强能维持住,大家都自产自销,现在不一样了,一个车间主任估计能顶100个售货员。
一叶舟
关键是提高人民生活!
东郊记忆 回复 05-20 19:53
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怎么能养活快速的人口增长?
用户16xxx79
改革前的氮肥厂只能用于生产氨水,不能生产尿素,磷肥厂只能生产复合磷肥、磷酸等,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原因,生产効率低,整体工业经济结构布局全国,为改革后的经济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优秀骨干人才。
林翼 回复 05-19 04:48
改革前氮肥厂生产的是碳酸氢铵,以前农村早稻田里快速壮苗使用。确实不生产尿素,尿素都是少量用在中耕除草环节。尿素最后也是在田土里分解成碳酸氢铵才能被植物吸收。氮肥厂会垮跟政策有很大关系,一是环保要求,生产碳酸氢铵的原料是煤炭,二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传统精耕细作被抛弃 ,造成湖南很多地方只种一季稻。气温升高,秧苗生长期长,不需要碳酸氢铵快速壮苗。后面流行的复合肥是工业生产后的垃圾剩余物,国家需要为这些东西制造需求,确实也有点价值。
贫道庙号长发老和尚 回复 05-22 16:53
[握手]赶上过,专门修建的氨水库,拉氨水专用的大个橡胶水包,这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开始。很快就有了碳酸氢铵,硝酸铵,这应该是设备更新换代了,同时,也有了进口的化肥,这是我国中美关系正常化重返联合国引进了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际上,从1970年前后,我国的粮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solor216
所以,那时工人人均工资45元,买辆自行车300块,买双皮鞋15元[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出海吉祥 回复 05-18 21:50
永久,凤凰,飞鸽200多元一辆
灰太郎 回复 出海吉祥 05-19 12:59
还是得有票!
drizzle
那么全为啥工业品那么紧缺,买东西还得凭票?
用户10xxx96 回复 05-19 18:51
原始积累,干什么都得有个过程,一口能吃个胖子吗?修房不打地基行吗?
drizzle 回复 05-17 20:14
不是没市场经济,是不允许有,这就是产能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因为根本没动力扩大产能
用户10xxx02
那个年代生产的产品全部都没有劣质假冒伪劣品,质量可靠,实实在在的令人放心。
往事如昔 回复 05-19 17:10
你的话说编了,要说质量好也就是低档次的
坤云 回复 05-19 12:51
没有比较,没有选择,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Lucifer
他接手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26年的时间,他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是一个工业体系齐全的工业国。
西斑牛
作为1978年的人说一句:国营厂的十豆腐乳真的是好吃,现在的没得比!
三元 回复 05-21 02:20
玻璃瓶装的红烧肉罐头也超好吃,现在买不到那么好吃的了。还有那时候的散装酱油,豆瓣酱也好吃。
李cheng雨 回复 三元 05-21 06:51
馋了买了一个瓶红烧肉罐头吃了一口,倒了跟小时候是一个名字,不是一个物种
风雪夜归人
每个地级市有卷烟厂
龙门浩月 回复 05-17 18:51
说对了一半!当时只有武汉是湖北省辖市(地级市)其余都是地区辖县市。
天力机械 回复 龙门浩月 05-21 05:53
瞎说,当时的沙市市不是省辖市?
用户97xxx34
那的火柴厂,草帽厂。都很不错,有冰棒厂,冰棒三分,五分一条,那的冰棒对农村孩子来说,是高级消费!
问渡 回复 05-17 19:11
供销社织席厂,我们拿材料回家加工后送去集中出口外国,莞席!
9527
买个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都很困难!
龙在天涯 回复 05-21 16:12
这些东西在当时属于高科技 供不应求的 普通产品不用票的 我老家五线贫困县 就有以前的造纸厂 变压器厂 药厂 面粉厂 纺织厂 火柴场 糖厂等等
贫道庙号长发老和尚 回复 05-22 17:01
都是刚刚起步,产能不足。
江山伟大
给我们现代的工业文明西工业机制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天天开心
那个时代,农业正盛,大部分人都在农村没有走出来。后来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工出现了,务农人员大幅减少,小而全的工厂都被产能突出的大厂取代了。
龙门浩月 回复 05-17 18:58
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城市逐步弱化粮油肉布票供应!让农民进城讨生活不在受制于户口限制!一些农产品可以换钱粮、小生意逐渐不在扣上投机倒把的冒子。
皓月当空
为什么工业品奇缺?
贫道庙号长发老和尚 回复 05-22 17:04
从农业国向工业化转变,完全靠我们自己,我们没钱。从无到有,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不棄不離丨十四 回复 05-23 03:19
为什么你一岁的时候身高没有一米八[得瑟]
建洲
那时我们的工业世界排名第六!!!
斯空 回复 05-23 03:44
真的
cz
小而全
传承
一穷二白,从无到有,全面发展,何必求全责备。
红颜美眉
只能说是汽车少而已
用户10xxx74
毛主席时候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就讲农业!现在实现了现代化!一个人可种地几百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单产一千多公斤!现在还有吃不饱饿死的人吗?所有的一切需要时间!什么分田也好,集体所有制也好!都需要生产力!!
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那时候就没吃过糖,没穿过皮鞋。水泥,更是宝贝得不得了,搞了二斤包好放瓦罐里,生怕受潮,用一点赶快包好,宝贝得不得了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用户14xxx72 05-22 03:12
我那时候就一双袜子,晚上洗了放灶上烤,如果火黑了,袜子没有干,第二天也一定要穿着。因为总共就一双。没有办法
用户14xxx72 回复 05-21 15:54
那时候我连袜子都没穿过,就穿一双破解放鞋
CFer
这个是技术水平不够的无奈,谁都知道工工厂需要规模化才有成本优势,那个年代技术水平低,需求远远大于产能,只能靠堆数量。
老青年
可惜都没有研发能力。
九爷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牛酱
那时百分之九十是农业人口,农民想脱离农村很困难,工人铁饭碗,侍遇相对农民要好很多,工丆效益低
弘扬正气
大部分人都有工作,不至于那么多人流动在社会上,农村也是机械化的,在当时能稳定社会。
用户10xxx10 回复 05-18 16:50
哪里农村有机械化?除了农埸有农业机械,全国大部份农村根本没有农业机械的,我下放的生产队只有一台抽水的柴油机。
用户16xxx63
以前的东西是真材实料,一双皮鞋穿个四、五年不成问题,一台电风扇用上十年屁事没有
把酒醉清风 回复 05-22 06:10
只要你不嫌弃难看,现在200元的收手工皮鞋穿个是都没问题。
用户60xxx80 回复 05-21 04:57
皮鞋是真能穿,以前我小叔的皮鞋穿了几年,后面我考去县城高中读书,把小叔的皮鞋又穿了三年😂😂😂那时候穷,冬天只有一双解放鞋。
用户10xxx86
手表电扇质量很好
drizzle 回复 05-19 21:35
120块不吃不喝得3-4个月吧,最起码值现在12000,那手表还是个上发条的,现在几千块的全自动机械表多得是。电扇就更不用说了,几个月的收入够买一台,现在都够买几台空调了,一台空调用不了十年?
drizzle 回复 05-19 21:40
30多块工资能存十块就不错了,120要一年么?更何况如果没票弄票要花钱么?
宝可梦大师
首先,小县城里面真没有这么全的。其次,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回复 05-18 14:41
全国39个。
用户67xxx66
一天出工10工分,合15分钱,十分幸福[赞][赞][赞][赞][赞][赞]
linge
没有先驱者的智慧贡献,哪有现在的安定生活
用户15xxx57
那时人均GdP200美元,现在13000美元。
用户10xxx24 回复 05-17 18:34
当然很少,比很多非洲国家还低!
驻倭华军 回复 用户10xxx24 05-18 08:28
当时200美元你觉得很少?非洲除了几个国家其他的的配去比吗?免费医疗免费分房免费读书。80年代500块RMB我家修房7间
用户34xxx22
我们公社就有好多厂。
multi-paycheck 高新知
中国人有毛主席这样的领袖是最大的福气,他老人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
用户12xxx74
当时提倡的是小而全,应对战争。
鞭长莫急
解决了人民的就业问题
涛哥
六七十年代工业产品国企内循环很少流入市场
飞瀑流涧
小县的工厂也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西斑牛
以前我们地方上的国营豆腐乳厂有一绝huo活用禾香芋做豆腐乳,厂长后来去广西了因为他本混合香芋就是广西人至今回味他的手艺豆腐乳。
左路,右转 回复 05-22 14:10
可能真的很好吃。但是你说到现在还回味?骗鬼呢。
鹰之风
确实,记得小时候公社就有机械厂,糖厂…还有犁田的机械装备(虽然没有能实施机械化作业的田地)、拖拉机队…回想起来,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用户10xxx10 回复 05-18 16:47
我们下放农村时,公社只有供销社,粮站,什么企业都没有。公社所在地的街上居民只有家庭作坊打草包的。
用户10xxx85
毛主席,千古第一人!
天行九歌
正是因为他老人家带领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为咱们国家现在全领域的工业制造业完整产业链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咱们才能在今天不至于被老美处处卡脖子
用户10xxx67
真完善,除了没高科技
永远记得 回复 05-18 18:17
你所谓的高科技指的是什么
笑看人生 回复 05-22 20:52
原子弹炸了,知道不?文中表术的是全人民的生活
仙居
哪个时代热情高涨、热火朝天!可高兴呢?
大飞
我们村子当年都有几个工厂,真的,是偏远村子
Lee 回复 05-20 16:53
小时候我村里也有,鞋厂、五金厂、小电厂、辗米厂[呲牙笑]
用户12xxx68
就是缺吃的穿的
用户29xxx74
时代不一样了,原来是能吃饱穿暖就行,现在是要吃好穿好生活好
大汉铁骑
除了父母希望你过好的就只剩下毛主席了!
请风烈洒醉人心
我们一个市也没有这么多厂
肃清科杂 回复 05-19 20:50
不能全国一样!有的乡村有酒厂、糖厂、砖瓦厂……
孤单的我
你说的厂在我这里只剩水泥厂,也是华润吃掉本县的水泥厂。
青山绿水天一色
我这边有个插秧机厂直到倒闭都没看到插秧机。
木子
阿q
我们县那时的造船厂可是全县佼佼者,九十年代也倒了。
赠光和日月
还有印刷厂,纺织厂,,,
常看客
我是52年生,真正见过的这些厂子的。我有一个姑妈在糖厂,一个叔叔在造纸厂,伞厂、水泥厂、机械厂等都有人。
永远有多远
老三线建设
雨夜星空
……全国那么多县城,有哪几个这么全面
北部湾0
那年代本县有:烟厂、酒厂、糖果厂(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为前线生产压缩饼干)、瓷器厂、糖厂、造纸厂、农业机械厂、氮肥厂、罐头厂、水泥厂等等国有企业。
洛神
那时候的水泥厂,都是立窑,质量很不稳定,小造纸厂污水横流,老远就闻到臭味,机械厂倒还可以
用户10xxx34
按主席的指示办,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
老牛破车
一九五八年我们公社三个钢铁厂
PQ666
战神
罗大帆
让你回到过去?
用户10xxx47
1主要原因是那个年代物流不发达,必须本地生产,就近销售
杜波
2000年前我们村的小学还有初中部,现在只有1到5年级,学校都想关门了,一个班10个学生只有4个考试合格的
一缕阳光
现在是走美国路线让别人无路可走
晨风暖
我们小县城都有2个氮肥厂,而且,九十年代到00年代,很多重要的领导都出自二氮。
江良
可那时是真穷呀
用户10xxx10
你说的这些厂,别说县级,就地区也没有这么齐全的产业。还重工业,知道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区别吗?
东东
真正一心为人民的领袖
1111
过去的国营企业比现在私营企业效率高多了,别仅仅把盈利当效率,创造就业率也是效率。同样规模的厂子,私营又是996,又是35岁退休,能解决多少就业率?即使给国家交了税,那点税还不够国家救济失业人口呢,而国营企业直接就解决了很多就业。国营企业的不足不是效率,而是创新不足,这点比私营企业差太远。
风雨夜归人
每个公社都有炼钢厂
用户49xxx04
解放全人类的配置
良民宁大
“乡镇企业”就是老人家提出来的。
车夫斯基
“改革开放”的建设基础,就是靠这些的“工业体系”。
阿蜻
每个地方搞小而全的工业体系是低水平重复,最终出路还是全国一盘棋的整体工业布局才能做大做强。
幽忧子
我们那时候一个镇都有机械厂,[捂脸哭]
用户12xxx99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
用户10xxx06
没有哪一家私人企业不是原来囯有、集体企业培养出的管理、技术人员、工人在支撑着
用户11xxx80
历史会证明,当年的政策是对的,而且现在已经在慢慢改变了,工厂搬回农村,机械化规模化种地,农村学校医院又要重新开张,有些地方农村已经在搞合作社模式,比如苗木种植等
小好
万一再打仗,这些都是武器
任九先生
以前种田犁地是机械化的,我舅那时候就专门开
斯空 回复 05-23 03:45
明明是牛好不好。
结善缘
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都应该有一个度。
民民
👍👍👍
留心疯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
西西
以前国营厂的东西质量好得很
葫芦娃的李宁鞋
那个年代人人有工作,幸福指数高啊
稀罕
真的很完善吗?我记得改革开放前,整个县才十几辆单车……
用户10xxx87
我记得以前我们市里有,伞厂,冰棒厂,养猪厂,缝纫机厂,钢铁厂,螺丝厂。无线电厂,纺织厂,毛巾厂,机床厂,发动机厂,拖拉机厂,,,现在都没有了。。
龙儿
还有烟厂!
用户10xxx59
毛主席英明伟大。
还有啥能用
条块分割,区域供给,计划产销,严格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