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元璋抄陈家时,8岁的陈子善气呼呼道:“我祖父陈德为你挡了9箭,我父

趣叭叭 2025-05-16 15:45:19

1390年,朱元璋抄陈家时,8岁的陈子善气呼呼道:“我祖父陈德为你挡了9箭,我父亲也为大明战死沙场,如今为何要抄了我家?”朱元璋答道:“我只是抄了你的家,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别看这陈子善年纪小,说话可一点不客气,他搬出死去的爷爷和父亲压朱元璋一头,意思是说,我们陈家对你有恩,你朱元璋这么做是恩将仇报,太不厚道了!   朱元璋是什么人?岂会被一个八岁小儿牵着鼻子走?朱元璋毫不客气地对陈子善说,我正是顾及你们陈家的功劳,否则就不止是抄家,而是问斩……   事实上,在明初的大臣里头,陈家不算最糟糕的,毕竟还留下陈子善这颗独苗,延续一脉香火,可是其他大臣就没那么幸运了,有的直接被朱元璋株连九族,惨不忍睹。   陈子善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德,陈德和朱元璋是同乡,当初听说朱元璋的事业搞得不错,特意过来投奔他,混口饭吃。   朱元璋也没亏待了这个老乡,平时多有照顾。陈德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事事护朱元璋周全,两个人都是讲义气的爷们儿。   要说朱元璋这个人确实不简单,历经磨难,摸爬滚打,终于创下一番事业。当时的朱元璋和张士诚,陈友谅呈三足鼎立之势,争夺天下。   等到鄱阳湖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趁势而起,其他二人再也不是他的对手。而陈德正是在鄱阳湖水战中立下大功。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鄱阳湖一战,张士诚与陈友谅合谋对付朱元璋,敌众我寡,这是一场硬仗。   不过朱元璋并不担心,他知道对方兵马多,要用到的粮草也多,负担也重。所以朱元璋的策略就是和对方打持久战,耗着你们,看看你们能撑到什么时候。   而陈友谅这边,自然希望速战速决,可是朱元璋一方人虽不多,个个精兵强将,不好对付,强攻几次不成,这可急坏了陈友谅。   情况危急,张士诚麾下的一员先锋猛将张定边毛遂自荐,要去刺杀朱元璋。陈友谅听了点头,他说,若不如此,恐怕不能破局,遂答应下来。   于是张定边偷偷撑一叶小舟,绕到朱元璋的大后方,伺机而动。张定边眼力极好,又擅长射箭。他等候多时,终于等到一个机会,便将弓箭拉满,对准朱元璋。   也是天不绝朱元璋,陈德发现暗箭,马上大喊一声,挡在朱元璋面前。箭在弦上,岂有不发之理?最后陈德身中九箭,被打成了刺猬,朱元璋毫发无损。   两军交战,首领最为重要,他是整个军队的主心骨,也是拿主意的人。如果中箭的是朱元璋,恐怕鄱阳湖一战必败无疑,亏得陈德眼疾身快,不仅救了朱元璋,也救了整个大部队。   等到鄱阳湖大捷,陈德自然是头等功,他也是命大,中了九箭也没死,不过痊愈以后身子骨大不如从前。   陈德到底伤了元气,死的时候也是箭伤复发,不治而亡。陈家算得上满门忠烈,陈德的儿子陈镛也是一位大将军,只是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   这8岁小儿陈子善正是陈镛之子,陈德之孙,陈家的嫡传血脉。原本陈子善受祖上功德庇佑,承袭爵位,可以荣华富贵一生。   可惜陈家被牵扯进胡惟庸一案,惨遭抄家。陈子善也被贬为庶人。有人说,朱元璋实在太心狠,也有人认为,朱元璋这么合情合理,因为人不狠,位不稳,作为皇帝,更是如此。

0 阅读:317

猜你喜欢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