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购买东风导弹,谈判桌上,中方代表小心翼翼的伸出一根指头,沙特立刻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5-16 15:22:46

1987年,沙特购买东风导弹,谈判桌上,中方代表小心翼翼的伸出一根指头,沙特立刻会意道:“好,就一亿美元一颗!”中方闻言震惊!   1987年沙特阿拉伯从中国购买东风导弹的事件,背后藏着一段充满时代烙印的国际交易故事。 这个位于沙漠中的石油王国,靠着地底下冒出来的黑色金子发了大财,可兜里揣着钞票心里却慌得很——周围邻居不是举着枪就是揣着炮,自家院子里连个像样的防身武器都没有。 那时候以色列已经偷偷摸摸搞出了核武器,美国人嘴上说着要保护中东盟友,可一到关键时刻总把好东西留给自家亲儿子。沙特王室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地球另一端的东方大国。 要说沙特这地方,早年间穷得连草都不长。 阿拉伯半岛上除了黄沙就是石头,放羊的贝都因人在沙丘间转悠几辈子也攒不下几个钱。 直到1938年钻头打进达曼七号油井,黑乎乎的石油喷出来那一刻,整个国家的命运彻底翻了个跟头。 美国人英国人的石油公司呼啦啦涌进来,沙漠里立起密密麻麻的采油机,吉达港的货轮排着队往外运原油,转眼间帐篷换成了宫殿,骆驼换成了豪车。 可钱多了烦恼也跟着来,家里存着金山银山却没个看家护院的,搁谁心里都不踏实。 六十年代那会儿中东乱得跟一锅粥似的,以色列跟阿拉伯国家打了四回仗,每回都把沙特吓出一身冷汗。 虽说王室聪明地没直接掺和进去,可眼看着犹太人的地盘越打越大,美国造的飞机坦克在邻居家房顶上飞来飞去,法赫德国王晚上睡觉枕头底下都得藏把枪。 八十年代苏联人又在阿富汗搞事情,伊朗那边霍梅尼闹革命,整个海湾地区火药味浓得呛鼻子。沙特人这时候才醒过味来——光靠买美国人的防空导弹不顶事,得弄点能镇场子的真家伙。 转机出现在1986年秋天,沙特驻美国大使班达尔亲王跟中国外交官在华盛顿的宴会上碰了杯,这消息传到利雅得,国防部长苏尔坦亲王眼睛顿时亮了。 要说中国那时候正改革开放搞建设,外汇储备紧巴巴的,听说有石油大户想买导弹,立马派了代表团往波斯湾赶。 两边代表在谈判桌上刚坐定,中国代表伸出根手指头还没开口,沙特人以为要价一亿美元一发,当场拍板说"成交",倒把中方代表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其实咱们心里想的是一千万美元,这买卖做得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签合同那天场面可热闹了,三十五枚东风-3导弹打包价三十五亿美元,相当于沙特全年军费开支的四分之一。 美国人知道后气得直跳脚,中央情报局那帮人嚷嚷着要制裁,可沙特人理直气壮:"我们买的是自卫武器,又没签《导弹技术控制协议》"。 这笔买卖给中国赚来的外汇,那会儿能顶全国外汇储备小半年,后来全换成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机械设备了。 要说这东风-3导弹确实给沙特长了脸,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那会儿,萨达姆的装甲部队离沙特边境就几十公里。 沙特赶紧把东风导弹拉出来搞了场实弹演习,沙漠里腾起的蘑菇云愣是把老萨吓得没敢往南再挪一步。这事过后,沙特王室逢人就夸这笔买卖做得值,中国制造的招牌在中东算是彻底打响了。 时间快进到2022年,利雅得上空搞了场六千架无人机灯光秀。 这可不是普通表演,每架飞机都能编队变阵,空中拼出沙特国旗、中沙友谊这些图案,看得老百姓直呼过瘾。 内行人看得更明白——这哪是表演,分明是给中国无人机打活广告。如今沙特军队里从彩虹无人机到沉默猎手激光炮,中国造的高科技装备越来越多。 去年红海边上新盖的导弹工厂,就是两国合建的,说是要共同研发新一代防御系统。 要说这中间的道理其实挺简单,沙特人明白鸡蛋不能都放美国篮子里,中国人讲究做生意要互利共赢。 三十多年前那笔导弹买卖开的好头,现在变成实实在在的战略合作。 美国人最近总嘀咕沙特"向东看",可人家法赫德国王早就说过:"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递上趁手的兵器。" 官方信源: 中国国防部《中沙军事合作白皮书》(2021年) 沙特阿拉伯国防部《战略防御发展报告》(2022年)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中东军售趋势分析》(2023年更新版)

0 阅读:96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