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兵大破楚国,他挖出楚平王尸骨,将其挫骨扬灰,这一幕被楚平王的后辈看到,为了防止自己也步其后尘,他决定建造了一个充满机关陷阱、永远也不会被盗的坟墓。
楚平王当政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楚国担任太傅之职,楚平王昏庸无能,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兄杀死,把伍子胥逼得逃至吴国。
伍子胥在吴国屡建奇功,被吴王委以重任。后来伍子胥率军举击败楚军主力,长驱攻入楚都郢。
为了报仇雪恨,他把楚平王掘坟鞭尸,腐朽的骸骨被长鞭抽打的支离破碎,碎骨四溅而飞,令人胆颤胆寒。
伍子胥经过隐忍与坚韧,终于报了杀父之仇,而楚平王的昏庸无道,也落下了国破家亡的下场。
而自从眼见了伍子胥鞭了自己祖父的尸体以后,楚王孙潮吓得冷汗直冒,他可不想死后被仇人翻出来暴尸野外,落一个鞭尸的下场。
楚王孙潮的墓和其他贵族一样,都是要提前建好的。
而楚王孙潮现在的念想只有一个:一定要把陵墓修建的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当时战乱不断,楚王孙潮为了抵御北方国家的进攻,一直带兵镇守上蔡,因此他也就把陵墓建在了此地。
原因无他,唯有二者:一是他熟悉当地的地形,知道哪里是风水宝地。二来他在这个地方待久了,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2004年,一声巨响把上蔡居民从梦中惊醒,众人纷纷出门查探。
他们结伴打着手电筒,朝爆炸声源摸索了过去,结果发现地上出现了一个可供人通过的大洞,这貌似是个盗洞。
上蔡这个地方经常发掘出战国时期墓葬,居民们商议之下就决定先报警。
不久后警察和考古学家闻讯赶来,经过勘察,大家不由得有些痛心疾首了,周围大大小小十几个盗洞,里面的文物保不齐早就被盗了。
虽然心痛,但是专家们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小心翼翼的挖掘开来,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随着挖掘的深入,专家发现这座墓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当年楚王孙潮为了保证自己死后不被人扰了清净,可以说是劳心费力的找了许多能工巧匠想办法,并将这些办法运用到了自己的陵墓当中。
正因为他的小心谨慎,楚王孙潮给后世留下了不小的文化遗产。
他的陵墓历经两千多年从战国时期一直完整保留至今,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里面的机关比寻常的积沙墓还要厉害,是巨石积沙墓。
细密的沙子填满了原本是墓穴的空间,盗墓贼根本挖不了多远。
即便有人侥幸挖进去了,也会陷进成堆的沙土之中,届时旁边的巨石都朝他砸去,任凭再精明的盗墓贼进来,多半也是有进无出。
果不其然,专家们在墓穴内发现了许多骸骨,森森白骨昭示盗墓者的野心,只因贪财误送了卿卿性命。真是可怜、可恨、又可笑!
这些盗墓贼的尸骸证明这些人并未盗墓成功,这就代表里面的墓葬应该是完好无损的,这一猜想不禁让考古专家欣喜万分。
考古挖掘工作者用专业知识配合着现代化技术,将墓穴一点点挖掘开来。待开棺之时,却令专家傻眼,里面空无一物。
专家经过分析后猜测:这是一具空棺,迷惑盗墓贼用的。
要不说狡兔三窟呢,当初楚王孙潮在修建陵墓时,可是花费了小半生心血,自然不能轻易让人找到。
而且这疑棺都如此精巧,那真正的棺椁的价值可想而知。
于是专家们在疑棺之下,继续挖掘了好几米,真正的墓穴才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座棺椁精美华丽,里面的骸骨和陪葬品也是完好无损,出土了大量的战国青铜文物。
逃过了鞭尸,逃过了盗墓贼,终究没逃过现代考古专家的专业挖掘。
这座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楚国大墓,因为墓主人的严谨设计,抵挡了各个朝代盗墓贼的洗劫,让许多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为我国出土文物再添一抹光彩,可以说是意义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