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晋朝灭亡之后,篡位登基的刘裕命人按照司马氏皇族族谱整整杀了三年,不料,司马家族

科技历史回忆录 2025-05-15 20:36:59

自晋朝灭亡之后,篡位登基的刘裕命人按照司马氏皇族族谱整整杀了三年,不料,司马家族如此遭遇,却依旧有人还觉得不解恨!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司马家从风光无限到满门抄斩的故事得从三国时期讲起。 当年曹操手底下有个叫司马懿的谋士,这人平常不显山不露水,整天跟个闷葫芦似的。 可谁也没想到,这闷葫芦肚子里装着八百个心眼子。 曹操活着的时候他就开始装孙子,等到曹丕接班,他还是不急着冒头。 就这么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最后瞅准机会把曹魏的江山给端了。 要说司马家真正当家作主,还得从司马昭那辈算起。 这小子比他爹还狠,直接把曹家皇帝当摆设,自己坐上了龙椅。 那时候老百姓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话搁现在就是明摆着要抢班夺权。 司马昭确实有两把刷子,把各地反对势力收拾得服服帖帖,给司马家打稳了根基。 到了司马炎这一代,事情开始变味儿了。 这小子倒是干了件大事,把东吴给收拾了,三国终于归晋。 可这天下太平没几年,司马炎就犯了老毛病。 他学汉高祖刘邦搞分封,把自家亲戚全封到各地当王爷。 这些王爷要兵有兵要粮有粮,没过几年翅膀都硬了。 结果就是叔侄兄弟互相掐架,史书上说的"八王之乱"闹了整整十六年,把个西晋王朝折腾得七零八落。 这场内乱害苦了老百姓,北边的胡人趁机打进来。 洛阳城里杀得血流成河,司马家那帮王爷死的死逃的逃。 有个叫司马睿的宗室跑到了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重新挂起晋朝招牌,这就是东晋。 可这东晋朝廷早就不是司马家说了算,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些大家族把持朝政,皇帝就是个盖章的机器。 东晋这一百来年过得憋屈,北伐打仗回回失败,内部还三天两头闹兵变。 到了末年,朝廷穷得叮当响,老百姓饭都吃不上。 这时候有个叫刘裕的穷小子冒出来了,这人从小在军营里摸爬滚打,靠着打仗不要命的劲头往上爬。 他带兵平定了孙恩起义,又收拾了桓玄叛乱,在军队里威信越来越高。 刘裕这人脑子清醒,他看出来司马家的朝廷早就烂透了。 那些个皇帝不是短命鬼就是废物,朝堂上整天勾心斗角。 最要命的是司马家这些年作孽太多,八王之乱害死多少百姓,后来南迁又搞门阀政治,老百姓早就不待见他们了。 刘裕掌权后先是把司马家的王爷们挨个收拾,最后干脆逼着晋恭帝禅让,自己当了宋朝开国皇帝。 要说狠还得数刘裕,他登基后把司马家男女老少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事听着是挺惨,可仔细想想也是报应。 当年司马家怎么对曹家的? 曹奂禅让后好歹还给条活路,司马家倒好,自己得天下不正,教得后来人都学他们。 刘裕这么干虽然手段毒辣,但确实断了前朝复辟的念想。 看司马家这一百五十多年的兴衰,活脱脱就是本反面教材。 司马懿爷几个靠着阴谋诡计得了天下,结果子孙后代全栽在自家人手里。 分封制搞出八王之乱,门阀政治搞垮东晋,说到底就是既不会用人又舍不得放权。 老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司马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刘裕灭司马全族这事,表面看是改朝换代必经之路,里头却藏着大道理。 权力这玩意儿就像烫手山芋,接不住就得摔个稀烂。 司马家祖上算计别人,末了儿孙遭报应; 当初靠阴谋上位,最后被更狠的人掀翻。 历史车轮碾过来的时候,可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平头百姓。 现在人看这段历史,别光顾着唏嘘感叹。 得琢磨明白治国理政不能光耍小聪明,得堂堂正正走正道。 司马家但凡对老百姓好点,少折腾点内斗,也不至于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 所以说啊,当官的把式不在心眼多,而在走得稳; 治国的本事不在手段狠,而在路子正。 这些道理,搁现在照样管用。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洛阳晚报——“八王之乱”要了西晋的“命”)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科技历史回忆录

科技历史回忆录

关注我,关注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