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说,这两年《非常静距离》实在撑不下去了,请个明星采访2小时,张口就要50万。我根本负担不起这么不合理的费用,但人家没有感觉不合理,反而觉的你爱请不请,我爱来不来。 李静主持的《非常静距离》可谓红极一时,当年的流量非常大,完全不输现在的顶流网红。 但自从疫情过后,李静就把节目给停了,原因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一方面,李静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主持节目,到最后感觉失去了新鲜感。 她说做节目跟做明星是一样的,做了20年,总会感觉枯燥乏味。 另一方面,《非常静距离》的录制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李静根本承担不起。 事实上,李静一直认为,明星访谈类节目等同于国外的杂志,相当于互相宣传。 按理说,大家各持所需,根本不应该产生所谓的“通告费”。 以前的《非常静距离》,不管请多大的明星,基本上都是给1000块钱左右的辛苦费。 当然,不仅仅是《非常静距离》这一栏节目,整个行业内的所有访谈节目,都是给个辛苦费,不存在其他任何费用。 通俗来讲,《非常静距离》就是个宣传平台,明星拍广告或者拍电影,都可以上节目来宣传。 说句不切实际的的,这些来宣传的明星,应该给节目组报酬。 但随着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爆火,市场秩序便被彻底打乱。 一些真人秀节目往往会给明星提供天价出场费,动不动就几百万、几千万。 并且,明星完全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自己,自然也就不需要参加访谈节目。 当李静去邀请明星参加访谈节目时,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比如,李静邀请一个人上节目,对方声称非常喜欢李静的节目,能不能给个优惠价,采访2个小时50万元。 据了解,李静制作一期节目,预算才只有十几万。面对高昂的明星出场费,李静根本无力承担。 如果全世界的访谈节目都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可问题是只有中国的访谈节目需要花大价钱请明星。 李静认为,中国的市场有些畸形,那些真人秀节目把市场搞得乌烟瘴气,逼得所有访谈节目无路可走。 但国外的真人秀却并非如此,他们确实会支付高昂的出场费,但访谈节目依旧存在,就像是一个文化载体,跟实际利益无关。 现如今,内娱节目的种类变得非常单一,基本上全都是真人秀,拿钱去砸,就看谁请的明星流量更大。 这对观众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大家都有视觉疲劳,类似的节目看得多,不用看就能猜出个大概的套路,到最后肯定会失去新鲜感。 访谈节目确实没什么流量,也不是个赚钱的好去处,但访谈节目的本质本身就不是为了赚钱。 作为一名观众,我们只能从电影中看到明星扮演的角色,哪怕是真人秀,基本上也都是剧本,明星们无法做最真实的自己。 可真人秀却不一样,它能让观众了解到明星们最真实的模样,不能跟真人秀相提并论。 不过也有网友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认为,当年的《非常静距离》热度高,能更好的宣传明星,所以人家才不要高额出场费。 可现在《非常静距离》的热度不比当年,明星参加节目无非就两点,要么宣传,要么赚钱。《非常静距离》给不了明星想要的宣传,人家只能选择高额出场费,毕竟明星的时间是有限的。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海峡网2024年12月04日关于《主持人爆料:明星2小时访谈要价50万,台湾明星参加综艺节目仅收取1350元“车马费”》的报道
1998年,撒贝宁去央视面试,领导肖晓琳一看到他,转头就走入办公室锁上门,问同事
【4评论】【9点赞】
心海
她的节目难道不收电视台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