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苦硬吃!”广东某中学为了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校长让学生大中午,在塑胶跑道上做平板支撑。不料因为天气太热,地面温度很高,多名同学被烫到起泡。事后班主任买了烫伤药膏,大夸学生们努力。网友:应该让老师和校长趴第一排! 5月13日,下午两点,广东某高中为了锻炼孩子们吃苦耐劳,坚持的品行,组织高一的学生在塑胶跑道上做平板支撑。为了达到好的效果,校长专门挑了完全没有阴凉地的地方进行。可是下午两点,塑胶跑道已经被灼热的太阳炙烤的非常热了。再加上不平整的跑道材质,让学生们的手更加难以放上。 训练结束后,有不少的班主任都发现学生们手和膝盖都被烫伤起泡、破皮。就买了烫伤药膏,一个一个的给学生们抹,还夸赞学生们表现的好。而当天稍晚,就有网友爆料该学校没苦硬吃,让多名学生受伤。据悉,经过训练之后,9名学生都去打了破伤风疫苗。 而校长对此的表示是学生们非常勇敢,没有一个人抱怨,精神值得歌颂。但是这么片面的话,怎么能骗过英明的网友。斥责这就是妥妥的没苦硬吃,服从性测试。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非要挑选下午两点,这个出发点就非常“恶毒”。 还有网友质疑,学生们在太阳下训练,校长和老师站在阴凉地观摩,就应该都趴在第一排,自己体验一下,不然怎么服众?学校还说家长们也支持,家长才支持不了一点。 教育不是形式主义,磨炼孩子的性格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要避免太过激进,让孩子受伤就本末倒置了。教育不是一场与孩子的对抗,而是一场与他们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就像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期望他们从小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逼迫他们早早开始学习一门乐器或外语,背负起超出自己年纪的负担。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能更加优秀,但这种方法往往会让孩子在压力下失去自信,甚至产生对学习的反感。 比起过于严格的“强制性教育”,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理解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实际上,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性格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而非单纯的命令式训练。如何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在困境中不轻言放弃,正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外在的“优秀者”,更是为了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在教育的道路上,给孩子空间,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确途径。形式主义的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暂时顺利,但真正的成长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致的关爱。
“没苦硬吃!”广东某中学为了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校长让学生大中午,在塑胶跑道
静谧林间小径
2025-05-15 12:01:44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