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王玥波及其干妈的评书,就是:老的上气不接下气,小的下气不接上气! 干妈说全国就她会说评书,那么怎么会有同行排挤她呢?应该是她排挤别人才对啊。真如干妈所言,那全国老百姓喜闻乐见乐听的就是大鼓白,评书是个啥东东就无所谓了,反正老百姓也就喜欢所谓的“大鼓白”! 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这些所谓的“大鼓白”演员把这门儿艺术送到了老百姓的耳朵边儿,是真正的艺术家!
有人评价王玥波及其干妈的评书,就是:老的上气不接下气,小的下气不接上气! 干妈说
墨海听涛观澜
2025-05-15 07:13:04
0
阅读:296
Jason
这波找骂的机会是自己一点点争取来的
尘埃落定
评书的起源是因为即使是白话小说也不是当时的普通百姓能看的懂得。往往几百字的一个桥段经过艺人的加工(点评,笑话,套话,废话)能说上3天。而今天的小说恨不得一刀斩去都要事无巨细的交代1万3千字。这种情况下评书该怎么玩?
镜;哥哥,
说评书和朗读课文作报告一样谁爱听啊
反骗联盟
我就喜欢听大鼓白,你说的那个评书我不喜欢。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评书唐末宋代就开始流行发展到现在卡壳瓶颈了就互相批判,单田芳评书流泛之广难有匹敌书的类型也多,袁阔成三国不错别的书听不上劲。三十以下听书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