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战斗机被雷达锁定,还能逃脱导弹追击吗?几乎不可能,一旦被雷达锁定,就算是歼20也逃不掉。不夸张的说,火控雷达就是战机的噩梦,一旦被这玩意儿锁定住,那死神就开始招手了,逃都逃不掉,别管多厉害的战机都只有被击落一种可能性。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役主流导弹速度普遍超过 4 马赫,俄罗斯 R-37M 导弹更是达到 6 马赫,相比之下,歼 - 20这种隐身战机为了保障信息化作战,极速只能推到 2.8 马赫,这种速度差距就像电动车追高铁,根本跑不过。 而火控雷达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发现目标,还能实时计算出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轨迹,为导弹提供精准的制导参数,它就像狙击手手中的瞄准镜,一旦锁定目标,导弹就能像长了眼睛一样紧追不放。 比如美国的 AIM-120D 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和惯性导航双重模式,即使战机释放干扰弹,它仍能通过中途修正继续追踪目标,干扰成功率不足 20%。 更致命的是现代空战中的饱和式攻击。敌方不会只发射一枚导弹,而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同时发射多枚导弹,形成密集的火力网。 美国 F-35 战斗机一次可携带 6 枚 AIM-120 导弹,多架战机同时发射就能覆盖数百公里范围。这种战术下,战机的机动空间被彻底压缩,再灵活的规避动作也难以摆脱铺天盖地的导弹。 2018年叙利亚战场上,以色列 F-16 战机正是通过饱和攻击,迫使叙利亚防空系统因无法应对多目标而误击了俄罗斯的伊尔 - 20 侦察机。 有人可能会问,隐身战机如歼 - 20 能否凭借低雷达反射面积(RCS 仅 0.01 平方米)逃过一劫?答案是否定的,歼 - 20 的 AESA 雷达虽然先进,但敌方的雷达既然能够锁定到战机身上,就根本不怕你跑。 例如,美国 F-35 的雷达采用自适应增益控制,能根据目标特性自动调整参数,即使隐身战机也难以完全隐形。 此外,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的配合使用,进一步缩小了隐身战机的生存空间,美国军方出具的一份数据显示,三代机在被火控雷达锁定后,哪怕对方只发射了一枚导弹,逃脱率也不足 7%。 而在2024年红鹰军演中,F-35 更是连续三次被 AM260 导弹击落,全程毫无还手之力。 这是因为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后的3 秒内就能达到 4 马赫的速度,而战机的涡扇发动机需要 30 秒才能完成加速,等飞行员反应过来,导弹已经近在咫尺。 总之,现代空战早已进入 “发现即摧毁” 的时代。火控雷达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而导弹则是致命的子弹。 无论是隐身性能还是机动能力,都无法改变被锁定后几乎必死的结局。 唯一的生存之道,是依靠隐身技术提前规避雷达探测,而不是在被锁定后试图逃脱 —— 因为在火控雷达与饱和式攻击面前,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 环球网——《美制F-16遭遇“联合猎杀”?》 https://m.huanqiu.com/article/4MV4NyCzr3w
打完印巴空战!印度发出感叹:我们是输给了半个中国空军
【28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