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寒心!”外卖员两兄弟10多天内先后猝死,不料,公司既不给劳动合同,也不给保险单!家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涉事站点却说:对方可以走法律程序,该怎么判就怎么判!网友:现在这些头部APP的行为跟黄世仁没什么区别了。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5月4日清晨,枣庄市某老旧小区门口,袁先生穿着半旧工服骑着电动车准备前往站点的时候突然栽倒,胸前的蓝色外卖箱滚出数米远。 监控录像显示,这个从业多年的骑手在倒地前没有任何预兆,突然摔倒以后很快就没了动静,当救护车到来时人已经没了。 根据平台的记录显示,在他出事之前,他曾一天跑了70单,堪称是站点的“单王”,而他工作五年来,更是每年都会体检,办理健康证,身体一直都没什么毛病。 这次突然出事,家属认为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累的,因为每天他跑外卖都不会低于10个小时。 更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十几天前,他的一个好朋友也以近乎同样的方式去世,网友猜测,两人可能都是因为过度劳累引发的心源性猝死。 而在家属翻找出手机里的排班表,密密麻麻的接单记录显示,他们生前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4小时,在平台系统的"优先派单"奖励机制下,几乎没有完整休息日。 而真正让人头疼的事,袁先生出事的时候,是他一大早准备骑电动车前往站点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 站点也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口咬定不在工作时间内不算工伤,所以不可能赔偿。 这种用工模式并非孤例,在北京某法院审理的类似案件中,最终的判决书明确指出:"平台通过算法设置变相强制劳动,应承担主要责任。" 也就是说,即便袁先生是倒在了上班的路上,最后也很有可能会得到“工伤赔偿”,但最后的结果,我们还是要等待最终的通报。 这种科技与人性割裂的场景,折射出零工经济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真空地带,目前,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已启动用工性质调查,而平台总部仅回应"正在配合有关部门核实"。 当算法成为实际管理者,传统的工作时间、场所概念正在被重塑,就像袁明强倒下的那个清晨,系统仍在为即将超时的订单倒计时,而人类的生命体征监测却始终缺席在平台的数据大盘里。 消息来源:红星新闻
以前外卖小哥,可以进入区。很快就有人投诉到物业公司。于是,外卖员禁止进入小区
【9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