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美谈妥,印度又觉得自己行了,竟然向WTO表态,印度拟对美国生产并出口至印度的部分产品征收关税,以对抗美国对印度钢铝制品征收关税的做法。印度本来想着妥协,让美国降低关税!结果,看到中国不妥协,也让美国降了!估计想学中国,但是,他有点高估自己了! 当中国在WTO框架下迫使美国调整关税政策时,新德里的反应堪称戏剧性,印度突然向WTO提交文件,计划对美国农产品、化工品等加征关税,以报复美国对印度钢铝征收的25%关税。 中美谈判的成功,建立在双方产业链深度绑定与市场规模对等的基础上。中国对美出口占全球供应链核心环节,稀土、机电产品等不可替代性让美国难以承受脱钩代价。 反观印度,其2025年对美出口中近50%为低附加值钢铝和纺织品,美国市场贡献了印度贸易顺差的60%。 当美国对印度加征26%关税时,印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相关行业出口骤降73亿美元,而中国同期对美出口却逆势增长。 印度此前试图通过让步换取美国豁免,主动将电动汽车关税从100%降至30%,甚至提出零关税互免方案。 但美国的回应是加大仿制药审查力度,并拒绝豁免钢铝关税。这种让步换羞辱的结局,促使印度转向仓促反制。 国际竞争不是简单的抄作业,而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印度的问题在于,它误将人口规模等同于市场吸引力,却忽视人均GDP仅2300美元的消费力局限;它幻想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却未解决电力短缺、官僚腐败等结构性顽疾。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当美国以对等关税收割印度1300亿美元贸易关系时,新德里的反制更像一场明知会输却不得不打的尊严之战。 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这句话在国际贸易中尤为残酷而真实。 信源:环球时报 2025-5-13
看到中美谈妥,印度又觉得自己行了,竟然向WTO表态,印度拟对美国生产并出口至印度
醉卧风云梦间
2025-05-13 18:05:27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