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选举正在投票中,最忙的不是政客与选民,而是菲律宾选举署。 周日,选举署主席加西亚对外表示,在中期选举前已收到超过600起买票案件举报,尤其是最近几天,通报的买票案件数量急遽上升。 根据选举署的通报,可以看出菲选举贿选有三个特点:
一是范围广泛,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相比于中央,地方候选人比全国性候选人更为猖獗,而首都马尼拉是买票最严重的地区,这一点,得到加西亚的证实。 二是方式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提供现金与实物,这一点比较明显,通常发生在选举前与投票当日,但是选后仍然可以贿选,通常采取的方式是滥用公款,给特定选民提供资源,据统计,70%涉及买票 行为,30%属滥用公款案件,后者的隐蔽性要强,民众一般将其视为正常。 三是明目张胆,这一点连各地的宗教领袖都看不下去了,菲律宾蜂牙丝兰牙省宗教领袖敦促选举署立即对该省第六选区的据称“猖獗且明目张胆买票行为”采取行动。来自塔尤格、乌明彦等多地的教会领袖已经联署给选举署长加西亚去信,称部分候选人涉嫌向每位选民 派发3000披索,以换取对其支持。
面对这一恶劣的贿选情况,选举署自然压力山大,加西亚一边呼吁政治人物在选举中保持公平,另一方面出台严苛的法律,呼吁菲警察对买票现行犯实施无令状逮捕,即无需出示逮捕令,可以直接当场进行逮捕,除此之外,即便对于卖票者也进行追责,最高可面临6年监禁。 如此措施之下,贿选之风还是屡禁不止,那么菲选举贿选之风为什么如此之重呢? 这不得不提菲律宾的家族政治传统,此次12席参议员选举,许多候选人来自政治王朝家族,包括前总统的子女、前副总统的女儿、前国会议员的配偶与子女、前总统亲信等,至于地方,菲149座城镇当中,有 113座的市镇长出身政治王朝家族,且与20年前相比,如今政治世家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权力资源如此集中的情况下,一方面草根出身的获选人根本没有资格获胜,另一方面竞争异常激烈,尤其在地方,几个世家为了获得选举胜利,往往不择手段,不惜用金钱来铺路,甚至采取政治暴力的方式。 可以说正这一种独特与畸形政治结构导致了当前菲选举贿赂严重。 其实在此次选举之前的几天,作为总统马科斯,也连续对选民开出空头支票,一是答应劳工团体正在研究涨薪方案,二是推行20披索一公斤的优惠米价。
对此,莎拉进行了强烈的批评,称之为了获得选举胜利在操弄民意,因此销售米价这一项政策仅仅推行了一天,就遭到反对而停摆,不过菲当局说了,选举后的5月13日,就立即执行这一项政策。 从性质上讲,这一项政策也属于选举中贿选的方式,利用行政资源来贿赂选民,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地方选举中的家族势力还不是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