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为此,菲律宾还全国放假一天,只为方便民众投票。 对于这个国家来讲,中期选举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是当前掌权政府的一次“期中考试”,同时还会对未来三年菲律宾的政治格局以及总统大选产生影响。 据菲方透露,此次中期选举主要是要选出众议院的317席,并改选参议院一半席位,再加上各省市及地方官员,总计变动人数达1.82万人。
就菲律宾当前的政治局势来看,这场中期选举,其实还是杜特尔特家族和小马科斯家族之间的权力争斗,若是赢了,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里,获胜方将有望开启新的王朝时代,但若是输了,败方必定会遭遇对方的全面清算,甚至自此一蹶不振。 然而,就在选举前的关键时刻,小马科斯这边却出现了致命失误。 日前,杜特尔特派别菲律宾民主—民力党就宣布,将把参议员伊梅·马科斯和众议院副议长卡米尔·维拉,纳入该党派成为参议员候选人,自此老杜派别支持的参议员候选人数将达到12人。 此前,这两人都曾是小马科斯“新菲律宾联盟”团队内部人员,但是在小马科斯配合国际刑事法院抓捕杜特尔特之后,这俩人就同其出现了分歧。 对小马科斯来说,这两人倒戈杜派,对其影响还是挺大的。其中伊梅·马科斯是自己的亲姐,亲姐倒戈直接暴露出了其家族内部的政治分歧。这段时间伊梅更是大义灭亲,推动参议院调查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并要求追责,引发了更多盟友的摇摆,直接削弱了小马科斯的政治基础。同时近期曝光的马科斯家族涉嫌洗钱丑闻,并涉及老马科斯时期黄金资产,还进一步损害其公信力。 另一位卡米尔·维拉更是重量级,其家族背景显赫,出身于菲律宾首富。2022年其家族成员马克·维拉竞选参议员的时候,就花费了整整1.31亿比索,此次卡米尔·维拉在竞选中预计投入更高,这种资金优势,可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竞选广告、基层动员活动,甚至直接影响地方豪强的战队。 在加入杜派阵营后,维拉家族还能和杜特尔特家族的联盟形成“吕宋—棉兰老岛”的协同效应,从而弥补杜特尔特在北部地区的影响力短板。 最重要的是,在此次中期选举中,参议院是核心战场,席位分布将直接影响副总统莎拉的弹劾案审判结果,若是杜特尔特阵营能在12个改选席位中获得九席,莎拉弹劾案便有望被驳回,并获得在2028年参选总统的资格。如今两大关键人物倒戈杜派,就直接削弱了小马科斯的联盟力量,届时参议院席位分布将更有利于老杜家族。 而小马科斯这边,一旦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其政策议程如经济改革、美菲军事合作等,将面临更大阻力。若选举结果强化了杜特尔特阵营在国会的存在,小马科斯可能提前进入“跛脚鸭”状态。 对于小马科斯来讲,造成如今这一悲观局面,完全是其自作自受。 小马科斯执政是在2022年,当时他向菲律宾民众做了一系列的承诺,涵盖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外交政策等领域。但如今三年时间过去,这些承诺大多数都没能兑现,甚至出现政策转向,这才是引发民众不满的最主要原因。 比如说在经济领域,他承诺要延续杜特尔特的“大建特建”计划,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并重点发展农业来降低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但三年过去,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明显起色,大米进口问题还在不断困扰菲律宾,经济发展更是持续低迷,去年失业率升到了6.3%,GDP增速也没达到目标,通胀加剧导致民众成本上升。
就在民众在饥饿中挣扎之际,小马科斯政府却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了军事领域,在南海问题上制造对抗,推动美菲军事合作升级,甚至将菲律宾变成了美国“印太战略”的前沿支点。然而,这种亲美路线不仅未能带来预期的安全保障,反而导致中菲关系陷入冰点。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对菲律宾的实际支持极为有限,拜登政府仅提供了1.35亿美元的援助,远低于日本承诺的46亿美元,且拒绝在南海问题上直接对抗中国。这种“以主权换援助”的做法,最终让菲律宾沦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而民众也逐渐认清了小马科斯“政治表演”的本质。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若小马科斯无法在剩余任期内扭转经济颓势、修复家族关系,其政治生涯大概率将终结于2028年的大选中,届时莎拉将有望成为最终赢家。到时候整个马科斯家族,恐怕都很难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