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陆秀夫背起7岁的小皇帝,问道:大势已去,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来保我

趣叭叭 2025-05-13 14:26:42

1279年,陆秀夫背起7岁的小皇帝,问道:大势已去,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来保我大宋名节。小皇帝哭着回答道:朕也不愿苟活在这世上,随后二人便纵身一跃投入了茫茫大海中......  

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站在临安城郊的高崖之上,望着大海一时间万念翻腾,百感交集。   他还记得数年前金兵南下,宋高宗仓皇出逃的岁月。当时他离乡背井,和无数宋人一道踏上江南之路。途中饥寒交迫,疾病频发,不计其数的难民命丧沿途,那是多么艰难的一段历程。   之后南宋在江南建都林,似乎一切终于重见曙光。然而命运多舛,金国覆灭之后,更为强大的蒙古如狂风暴雨般席卷中原,一时间唐风宋韵仅存江南一隅。   此次崖山惨败,元军大举南下,攻占南宋疆土已是大势所趋。陆秀夫心如刀绞,他明白此役前景已然黯淡无光。   想起在场与元军浴血奋战的南宋将士,陆秀夫不禁热泪盈眶。尤其是南宋统帅张世杰壮烈成仁,他英勇抗敌的身影历历在目。如果这些忠心之士还在,或许南宋还有一线生机。   “家国已经难保,大势已去......”陆秀夫喃喃自语,转身看向身旁的赵昺,心中充满怜惜之情。   这已是南宋末代皇帝,实在太过年幼,承受不了这沧桑与悲伤。在陆秀夫眼中,赵昺就像跌落尘埃的芙蓉花,怎忍心让他继续经历这动荡风云。   “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来保我大宋名节”陆秀夫红着眼眶低声问道。   “朕也不愿独活于世上。既然大势已去,与国同存亡便是天意。”赵昺擦拭着泪水,坚定地回答。   陆秀夫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知晓,这已经是路断无路可走的绝境。   回首四望,大江南北,已无一寸土地可以守护。望向北方,曾经辉煌一时的北宋故都,亦已蒙尘沦陷。这江山,似乎注定要覆灭在这历史洪流之中。   “臣已经竭尽全力,依然没有为陛下守住基业,请陛下恕罪......”陆秀夫流着泪跪拜。   “您已经做到臣民之尽责,这不是您一个人的责任。”赵昺哽咽着说。   风浪翻滚,拍打着峭壁,海鸥在空中哀鸣。陆秀夫抱起赵昺缓缓走向峭壁边缘,这一跃,将是他们生命的终点。   “后世子孙,望君知我心。”陆秀夫轻声说。随后两人相视一笑,腾空跃下,消失在茫茫大海之间。   数百年前,北宋覆灭于金国,如今南宋也跟随其后尘,自汉武帝以来八百年的汉族统治宣告终结,中华民族进入了动荡与黑暗的年代。   当这一消息传开之时,无数宋人泪如雨下。一个宏伟的王朝就此灭亡,他们的悲痛无以复加。那一天,成千上万宋人前赴后继,投江殉难。江面尸骸漂浮,悲壮之极。   然而正如大海吞没一切,却也涤荡一切,这场覆灭固然悲壮,亦包含着中华民族不屈与坚韧的特质。尽管朝代更替,民族精神却世代传颂。这也是陆秀夫殉难前,最为期盼的心愿。   百年之后,明太祖横空出世一统江山,中原汉族政权得以复兴。尽管历史无法重演,然而只要心中的民族大义不灭,中华民族就永远屹立于东方,绵延不绝。   陆秀夫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不屈的象征。在那千年兴衰、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忠义之士的故事永远闪光。感召着后人怀抱大义,视死如归,不畏强暴,捍卫家国。   正如大海不变其蓝,中华民族也必将延续其魂魄。只要心中秉持大义,任何磨难都无法动摇。这也是陆秀夫殉难的真谛与精神,值得后人永远缅怀与传颂。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