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刚宣布将关税削减115%,美国对华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这一联合声明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战的重大降级,出乎全球意料。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贸易战“兜兜转转”回到原点,但事实却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真相:美国试图以实力霸凌中国的策略彻底失败,中国以经济韧性和外交智慧证明,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的角度与中国对话。
从特朗普2018年高喊“贸易战是好事,很容易赢”开始,美国便以高关税为武器,试图逼迫中国屈服。然而,六年来的博弈表明,这场所谓“容易赢”的战争对美国而言是一场自损八百的闹剧。145%的惩罚性关税不仅未能压垮中国经济,反而让美国自身陷入通货膨胀、股市动荡和企业困境。首席执行官们频频向白宫施压,恳求取消关税,而美国消费者则为高物价付出沉重代价。 反观中国,面对美国的无理霸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外长王毅所言,“如果我们选择沉默或妥协,只会给恶霸壮胆。”中国不仅以125%的对等关税果断反制,还通过扩大内需、多元化供应链和科技自立自强,显著降低了对外贸的依赖。彭博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贸易战的考验”。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占比持续下降,而对东盟、欧盟等市场的出口稳步增长,展现了强大的经济韧性。 在谈判桌上,中国展现了“斗而不破”的外交智慧。通过豁免400亿美元美国商品关税,中国为谈判铺路,同时保留10%基础关税,表明绝不放弃核心利益。这种刚柔并济的策略迫使美国不得不退让,从145%的高关税大幅降至30%,为中国出口商争取了宝贵的喘息空间。 相比之下,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下迅速妥协,接受25%关税,却未能换取长期利益。而中国坚持强硬立场,最终迫使美国大幅让步。这种鲜明对比让那些“当场下跪”的国家陷入反思:过早妥协不仅丧失谈判筹码,更可能在全球博弈中沦为被动一方。
表面上看,关税水平回落似乎让中美关系“回到原点”,但10%和30%的基础关税仍高于2018年贸易战初期,结构性问题如贸易逆差、技术转移尚未解决,未来90天的谈判仍将是关键博弈期。然而,这绝非简单的“原点”。中国以事实证明,美国的实力霸凌无法撼动其经济根基,更无法迫使其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这场贸易战不仅未削弱中国,反而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加快,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国角色愈发稳固。反观美国,股市“自由落体”、企业叫苦连天,特朗普的关税豪言最终沦为笑柄。事实证明,美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中国的韧性。 特朗普的关税战以失败告一段落,但其背后反映的美国霸权思维并未消退。此次谈判的成果是中国以实力和智慧争取来的,而非美国的恩赐。美国若想在全球事务中继续发挥作用,必须正视一个现实:中国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欺凌的对象。无论是贸易、技术还是地缘政治,未来的美国都需学会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对话,而非动辄挥舞关税大棒。
对于那些在贸易战中选择妥协的国家,这场博弈无疑是一记警钟。在强权面前,唯有坚持底线、灵活应对,方能在全球舞台上赢得尊重。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树立了榜样:面对霸凌,沉默或退让只会助长恶霸气焰,唯有迎难而上,才能捍卫自身尊严与利益。 “火星方阵”有点同情印度。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45%的高额关税,意味着中美经济的完全脱钩。莫迪政府自认为,印度取代中国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然而, 中美共同扼杀了新德里的希望。这太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