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年,宋徽宗在金国幽禁9年后病死,他的尸体被金兵放在火上烤了三天三夜,期间还不断地浇水,最后从尸体里提取出了可以点燃的油脂。这一耻辱史无前例,宋钦宗目睹此情此景后悲恸欲绝......
宋徽宗赵佶登基时年仅18岁,他是一个典型的文弱书生型君主。他喜爱才艺,沉醉于玩乐,政事全交给奸佞宦官处理。他一心想把宋朝建设成一个文化昌明的太平盛世,却忽略了国家安危。
1127年金兵攻宋之时,宋徽宗惊恐万分,他不顾宰相枢密使张浚劝谏,执意南逃。张浚见劝阻无果,流着泪跳进了汴梁城濠自尽。但宋徽宗也未曾回头,只想着保全自己的性命。
金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攻占了汴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困在临安府,终日提心吊胆。宋钦宗多次劝父亲南逃,宋徽宗却不肯,只想苟延残喘。
两个月后,金军攻破临安府,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擒。此时的宋徽宗已是风烛残年,他双目无神,浑身瑟瑟发抖,只能任人摆布。
金人将二帝和后宫、宗室全部脱去华服,只给他们破烂的奴隶衣物,像牲口一样北上押解。一路上寒风料峭,食不果腹,还要时刻忍受金兵的羞辱。许多人在路上已经病死或绝望自杀。
到达金国后,他们被锁在简陋牛棚一样的木屋内,口粮极为匮乏。每个黎明,都伴随着前朝公主和宫女的哭泣,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接连死去。
宋钦宗时刻宽慰他年迈体弱的父皇,但宋徽宗仍然卧病在床,咳嗽不止,发着低烧。他日渐消瘦,食欲不振,也越来越沉默寡言。夜里,钦宗常听到他低吟挽歌般的诗句。
8年囚禁生活摧残了宋徽宗的健康。潮湿肮脏的环境让他染上肺炎,还导致他的心脏衰竭。到1135年春天,他已经卧床不起,生命垂危。
在弥留之际,宋徽宗的思绪回到了开封盛世。他记起了金碧辉煌的宫殿,载歌载舞的节日盛会,朝臣们讨好逗乐的场面。那一片歌舞升平的美好时光,现在看来就像遥远的梦。
他在最后一刻轻轻地叹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然后这位艺术家帝王的生命之灯就此熄灭。
金人对他并无一丝怜悯。他们将宋徽宗的遗体拖到一个山谷,建起了一个火堆。接下来三天三夜,他们不停地扔柴火,时不时还浇水,将尸体烧成黑乎乎的油泥。
出人意料的是,金兵发现这些油泥居然可以点燃。他们兴奋地舀进坛子,声称这是上天对失败者的惩戒。这就是“昏德油”,可以照亮他们的房屋很多年。
与此同时,宋钦宗在父亲的火葬处痛哭失声,想要收集骨灰,却被金兵拦阻无法靠近。他愤怒地诉说这种亵渎至极的行径。但金兵只是嘲笑他,等他死后也会被烧成灯油。
年轻的帝王听此言辞,直接晕厥过去。清醒后,金兵将一盏宋徽宗的“昏德油”灯强行塞入他手中,戏谑他回程要用这照明。
宋钦宗明白他们的嘲弄之意。他伟大父亲的精神荣耀,竟被敌人变作照明暗夜的燃料,这痛苦的讽刺几乎让他无法承受。拿着这盏咒怨般的灯,宋钦宗在黑暗中踉跄归去,心如死灰。
这个荒诞离奇的火化故事,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被视为野史传说。但700年后,当宋徽宗的陵墓被发掘时,里面只剩下一口腐朽的棺木,没有任何遗体,可以确定他被金人火葬了。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那桩骇人听闻的“昏德油”,很可能不仅是空穴来风。
对于文人宋徽宗而言,这种野蛮的灭尸手段简直超乎想象。但在金人眼中,宋朝皇室不过是败类奴隶,死后也不值得正常厚葬。这漫长的火化过程,是他们对被征服者的最终凌辱,同时也照亮了下一个兴起于宋朝覆灭之上的大一统王朝的道路。